小学一二年级时,需要狠抓孩子哪些事情?

如题所述

都说小学三年级是学生经历的第一个分水岭,顺利度过的孩子小学的成绩基本就可以稳定甚至更进一步了,但如果在三年级被拉开了差距,再想撵上也就难了!


为什么三年级是分水岭?

三年级的孩子基本都是10岁的年纪,心理上、生理上都有了更明显的变化,更渴望自由和自主,10岁的孩子会有点叛逆、更有主见、情绪更激烈。

三年级的课堂对孩子的要求也更高一些,语文开始出现正式的作文、数学计算题难度加大,应用题成为主力。


而且,小学重习惯,在一二年级没有打好习惯的基础的情况下,三年级以后就会越来越难。

所以我儿子的班主任从一年级的时候就不断的提醒我们这些家长,一定要在一二年级狠抓这些事,别让孩子三年级时被拉下!


班主任提醒:小学一、二年级要狠抓这些事!

1、阅读习惯

一二年级时,学校的课业压力比较小,课程少、放学时间早,孩子在时间上、精力上都是最适合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的。

我家孩子上一年级时,班主任每天留的作业很少,但必有的两项重点作业就是做家务和亲子阅读半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就要想办法让孩子自主阅读,而且要注重阅读理解的能力了。

换句话说,不是家长给孩子读,也不是让孩子自己念出来,甚至阅读量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注重孩子从书中理解到了哪些内容,能不能就一本书甚至一段故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尤其是孩子阅读后不要急着让他说自己的理解,要耐心的和孩子谈他感兴趣的内容,他自然会打开话匣子说出自己的理解。


2、专注力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溜号、写作业时走神带来的影响可能不算特别大,但如果养成了不专注的坏习惯,三年级课堂内容一多、课余时间一少,学习就吃力了。

所以在一二年级时,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首先家长要减少对孩子不必要的干扰,孩子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说话、走动甚至唠叨批评;其次,要利用孩子的兴趣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专注于运动、益智游戏、阅读等动手动脑的事情的时间。


3、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家长多用用心,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后的十几年不知道能少操多少心。

家长想要帮孩子养成习惯,主要就是做到两点一先拉近与孩子的关系,二要让自己的话变得重要。


拉近关系其实就是让孩子能感受到你很爱他、很关心他,孩子有进步、做对事时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和夸奖。

让自己的话变得重要,就是要说一不二、减少唠叨和废话,给孩子立下规矩,让孩子对家长、对学习有一定的敬畏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8

小学六年,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

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能够让家长的努力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了,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学校老师心目中的形象,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特点的形成。

三四年级

是孩子由依赖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强的转型时期,会开始主动积极地接收知识,很多机智的表现,会不时地让父母惊叹。俗话说三年级是道坎!

五六年级

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识的时期,我们发现,这时候我们口头上能教给他们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给孩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空间与条件,借助书本给孩子传递丰厚的知识。

一二年级孩子该抓什么呢?

抓学习态度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态度却是最重要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学习态度端正的人,往往学什么都能学的比别人快、比别人好,比别人牢。

家长“孩子随便学学就会,不用太努力”的想法,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是认真努力的还是敷衍应付的?在上学初始就树立的学习态度,会严重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

开始上学是随便学学学习态度的孩子,在三年级及以后知识点更多更难的时候会自动转化成认真学学吗?不用思考,诸位家长也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抓学习习惯

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

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的差距已经悄悄拉开。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刚上学的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如果不注意好习惯的培养,可能就会慢慢养成很多不良习惯,这些可能对今后的学习起到重大的影响。

如果此时盯紧一些,把习惯培养好,以后就轻松了。如果让孩子此时偷懒,将来需要数倍的精力来弥补、修正、偿还。

三年级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学习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不够

进入三年级后,我们会明显发现孩子的运动量变大了,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

这时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学生容易变得浮躁,学习不踏实,成绩时好时坏,起伏大,不容易静下心学习,作业不应该犯的错误多,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对策: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这里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和自己的理想、社会事业联系起来,这个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后从事的事业,但是孩子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会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是近期目标,最好是一两周内通过孩子努力就可达到的。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关心和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表示祝贺,当他们表现不佳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

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力。孩子年龄小,许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晓,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愿意在课本知识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们对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而不能听凭学生完全自由行事。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讲清楚学习的意义,尽量从正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探索难题的精神欠缺

三年级后,我们发现考试不是仅仅考课内的知识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在课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识,补充课内所学。

目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头疼的算是阅读理解。和低年段的阅读理解不同,除了对字、词、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阅读理解更多的是对段落的理解,要学生归纳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这对学生来讲是很困难的。在平时的练习中,如果遇到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的题目,懒一点的学生就不想做了,等着老师和好同学讲答案,长时间下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差,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严重。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数学中,稍难的题目学生就自动放弃了,导致自己越来越懒。

对策: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面对难题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所以对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方法要认真听,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题目“百变不离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将难题转变为做过的、熟悉的题目。

让孩子体验成功,逐步养成探索精神。在家辅导孩子的时候,不要将答案完全告诉孩子,要有意识地将题目分成几个步骤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让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时肯定他的成功,让他产生满足感。

这样伴随着孩子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会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慢慢会对难题消除恐惧感。

读书的质量不高

第一,很多学生读书是装样子的。一方面是装给老师和家长看,希望受到表扬,另一方面是装给自己看的,纯粹完成任务。

第二,读书的质量不高,读完就忘,一点印象都没有,一点积累都没有。所以孩子在写作文时,感到没话说,内容空洞,语言苍白。

对策: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

可以为孩子购买、订阅合适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全家一起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要注意的是,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

为防止“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和好词好句摘抄。

第2个回答  2020-10-11
自主学习习惯,自主阅读写字习惯,在学习时间上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孩子在一二年级养成这些好习惯,以后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
第3个回答  2020-10-11
万事开头难,一二年级是小学的开头,父母一定要重视,在这几方面要狠抓:1、狠抓孩子生活习惯;2、狠抓写字水平,为以后奠定基础;3、狠抓孩子学习习惯;4、狠抓孩子学习态度;5、狠抓孩子的学习效率,这几方面做好了,之后的小学生涯会轻松很多。
第4个回答  2020-10-11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让孩子学习一门技术还要狠抓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