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莽篡权,是不是把汉室刘都杀光了啊?还有剩下的大部分不敢露姓都改姓了吧

西汉王莽篡权,是不是把汉室刘都杀光了啊?还有剩下的大部分不敢露姓都改姓了吧,现在的刘大都和汉刘没有太大关系的吧
王莽为了政权稳固,为了防患未然,会放过汉室刘吗?不可能,肯定会斩草除根……歇斯底里

这个刘秀好像和刘邦也没有什么关系的吧,只是为了名正言顺,师出有名而已

西汉哀帝去世无嗣,王莽得到太后王政君的重用,又有他个人的能力作为,擅得西汉末朝中大权。王莽篡权改汉,杀了汉刘宗室的人,但不是杀汉皇室在位的人,更没有“把汉室刘都杀光”。
刘氏皇族子孙“遍布天下”,王莽就是想杀,也岂能容易。
刘秀虽名为皇族后裔,但他这一支是属于远支旁庶的一脉。

王莽历经“安汉公”、“摄皇帝”,几乎就是昔日周公摄政的再次重演。西汉初始元年,即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刘婴)为定安公,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国”,西汉在历经214年的统治后终于灭亡。
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孺子刘婴受到了他不寻常的宽大,虽然被废但没有被杀且能过著隐居的生活。而王莽也将孙女嫁给刘婴。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其后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务,得到朝野的拥戴。此后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渐暴露。他开始排斥异己,先是逼迫王政君赶走自己的叔父王立,之后拔擢依附顺从他的人,诛灭触犯怨恨他的人。
汉平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汉元帝之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汉哀帝刘欣去世无嗣。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共在位6年,他不是被王莽毒死的,而是病死的。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元始一年(公元1年),大臣们向王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与霍光一样,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王莽得知后,上书表示,他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定策的,希望只奖励他们四人,以后再考虑他,并不顾太后多次诏令,坚决推辞。大臣们不断向太后建议,王莽在假意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但始终拒绝接受封给他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此外,王莽与其三大亲信升任“四辅”之位: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四辅”大权独揽,除封爵之事外,其余政事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
王莽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瓜分他的权力,于是将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王莽长子王宇怕平帝日后会怨恨报复,因此极力反对此事,但王莽又不听劝谏。王宇与其师吴章商议后,想用迷信的方法使王莽改变主意,于是命其妻舅吕宽持血酒撒于王莽的住宅大门,然后想以此为异像,劝说王莽将权力交给卫氏。但在实行程中被发觉,王莽一怒之下,把儿子王宇逮捕入狱后将其毒杀。然后借此机会诬陷罪名诛杀了外戚卫氏一族,牵连治罪地方上反对自己的豪强,逼杀了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朝中政敌。事件中被杀者数以百计,海内震动。王莽为了消除负面影响,又令人把此事宣传为王莽“大义灭亲、奉公忘私”的壮举,甚至写成赞颂文章分发各地,让官吏百姓都能背诵这些文章,然后登记入官府档案,把这些文章当作《孝经》一样来教导世人。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的长女王嬿成了汉平帝的皇后。

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王莽奏请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和市(市场)、常满仓(国家仓库),为学者建造一万套住宅,网罗天下学者和有特殊本领的几千人至长安,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先是四十八万余民众,以及诸侯、王公、宗室上奏请求加赏于安汉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请求为王莽加九锡。于是朝廷赐予王莽象征至高无上礼遇的九命之锡。接着,王莽为了制造太平盛世的景象,先是派“风俗使者”八人到各地考察,回朝后大加赞颂天下太平,彰显王莽宣扬教化之功。其次通过重金引诱的政策,使匈奴等外族遣使来归顺朝贺,王莽遂成为人们心中治国平天下的贤良圣人。
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于是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孺子婴)为皇太子,太后王政君命王莽暂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代理皇帝)。王莽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等同于皇帝,这引起了以刘氏宗室为主的反对派的反弹。首先是发难安众侯刘祟,居摄元年(公元6年)刘祟率领百余人进攻宛城,连城门也没有攻入就失败了。第二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拥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通告各地,长安以西二十三个县的“盗贼”赵明等也起来造反。王莽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日夜抱着孺子婴在宗庙祷告,又模仿《大浩》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自己摄位是临时的,将来一定要将皇位归还孺子婴。同时王莽不断调动大军镇压,攻灭翟义的部队。(刘氏宗室的人举兵起事,在过去旧制度下也视作谋反,王莽派员镇压亦“师出有名”。)
待王莽扫清了这些障碍,各种符命祥瑞纷至沓来,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另外。王莽有六个儿子。四个大的儿子中,除三子是病死,其他三个都因“过”而被王莽杀死或逼死。)

王莽,是“千年来难以盖棺定论的人物”。
王莽通过禅让的方式代替汉朝成为皇帝,被古代多数封建儒士所否定。中国传统历史学强调忠君、家天下等理念,对王莽的评价普遍不高,一般都认为他只是一位“伪君子”,众口一辞的千古罪人。东汉朝修订的《汉书》就把王莽列作“逆臣”一类,可见一斑。而后世评价也大抵是受到了后汉时代史家所影响。
近代人胡适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甚至欲为王莽伸冤:“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剑桥大学史学家崔瑞德及鲁惟一在《剑桥中国秦汉史》表示王莽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他不能升为摄皇帝。又他代汉建立新朝,孺子刘婴受到了他不寻常的宽大,虽然被废但没有被杀且能过著隐居的生活。而王莽也将孙女嫁给刘婴。在始建国元年爆发了两次原刘氏皇室的起事,王莽很快就派员镇压并牢牢地控制汉室政权,在长安建都。

西汉后期,刘氏皇族的子孙遍布天下。《汉书·平帝纪》载:“宗室子,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可见,到了西汉末年,刘氏宗族后裔的数量是何等的庞大。

刘秀虽名为皇族后裔,但他这一支属于远支旁庶的一脉。
刘秀的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阳,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刘秀这里,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三国时代的曹植曾言:“汉之二祖(即指高祖刘邦、世祖刘秀),俱起于布衣”(《金楼子》卷四《立言篇》)。

刘秀为人、与其长兄刘縯不同,刘縯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豪杰,欲图大事;而刘秀则为人“多权略”(《太平御览》卷九十引《东观汉记》),处事极为谨慎。新莽末年,天下的乱象已现,刘縯和南阳的诸多子弟都欲趁乱起兵,而刘秀却持谨慎的态度以观时局。据《太平御览》卷九十引《东观汉记》载:“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可见刘秀起兵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谨慎决断的,见天下确已大乱,方才决定起兵!性格上的不同也决定了日后刘縯、刘秀两兄弟截然不同的结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7
这个要从西汉说起,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突出,这时候是需要一场改革来拯救已经贫危的西汉政权。这时候王莽出现了,可以说,他的改革初衷是好的,所实行的一些制度也是对症下药,可惜方法方式不对,太急功近利,不但没有缓和矛盾,反而使得矛盾更加尖锐了——民不聊生——这时候,只需要有个人振臂高呼,给已经摇摇欲坠的这个政权最后一击。
正好这时候王莽改朝换代,只需要有人一加引导,就可以把矛盾转移——王莽叛逆,不得人心,匡扶汉室,重整大统。
正好大汉皇室是一面很大的旗!
至于刘秀是不是和刘邦有关系,这个就不好说了。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我赢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安我想的写就得死。不过也没准是,刘邦分封了那么多的子孙在各地,他们在封地再繁衍后代,各种嫡出庶出,这么多代,出来个万八千的很正常。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1个回答  2013-01-27
不听话的杀了 不能都杀光 还要考虑下天下人的看法 刘秀不知道 是那里冒出来的 和刘邦就算有关系 也不是近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