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规模、特点及产业结构

如题所述

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2020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8-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0

一、北京经济的基本特征

首都北京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在遵循城市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始终将服务于国家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经历了工业化城市、现代综合服务中心与国际化都市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新中国建设的初创时期(1949-1978),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要求下,北京大力发展重工业,率先完成了城市重工业化的进程。

第二阶段是在改革开放的推进阶段(1979-1998),在中央明确的首都定位下,北京重点发展服务经济,形成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完成了由工业化城市向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城市的转化。

第三阶段是全球化阶段(1999年至今),在大国崛起战略的要求下,北京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了建设以现代高端服务业为核心、科技创新为动力、经济节点功能为特征的国际化都市的目标。

扩展资料:

发展优势

北京商务中心区作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城市功能区,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将有利于大量现代服务性企业进驻,提高服务业的知识含量和整体水平,充分发挥首都经济的集散效应,促进商务中心区的快速发展。

北京商务中心区作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三大功能区之一,既要顺应新经济发展潮流,还要有首都特色,能够充分发挥北京市及朝阳区的优势和潜力。

北京商务中心区确立的主导产业是金融、保险、电信、信息、服务和咨询,同时,以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方便舒适的配套设施,成为首都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北京商务中心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一、北京经济的基本特征
首都北京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在
遵循城市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始终将服务于国家战略作为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经历了工业化城市、现代综合服务中心与国
际化都市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新中国建设的初创时期(1949-1978),在国
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要求下,北京大力发展重工业,率先完成了
城市重工业化的进程。第二阶段是在改革开放的推进阶段(1979-
1998),在中央明确的首都定位下,北京重点发展服务经济,形
成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完成了由工业化城市向现代综合
服务中心城市的转化。第三阶段是全球化阶段(1999年至今),
在大国崛起战略的要求下,北京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了建设以
现代高端服务业为核心、科技创新为动力、经济节点功能为特征的
国际化都市的目标。
(一)北京经济呈现出职能型特征——国家战略是北京经济
功能定位的核心需求
从发展战略演变历程来看,北京的发展一直以国家的阶段战略
需求为根本,北京责任为核心,引领国家经济发展为目标,呈现出
以职能确立功能定位的特征。
工业化阶段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要求下,北京市实施了
“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的战略,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和大型
项目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的国家重型工
业基地,引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城市建设阶段,在中央关于首都政治中心
和文化中心的定位下,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要求下,实施了
“退二进三”的策略,通过亚运会举办、中关村建设重大事件的
推动,科技、教育、金融、人才、信息、旅游等资源禀赋的挖
掘,工业区腾退、商务楼宇开发的空间调整,北京服务内容更加
综合,服务手段更加多元,服务功能水平大幅提升,北京服务职
能充分体现。
国际化都市建设阶段,在大国崛起的战略要求下,北京实施了
“首都经济”战略,在筹办奥运会、深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通过
发展开放型、服务型、科技型、文化型的经济,建设中关村、金融
街、CBD等与国际资源对接的高端功能区,提高了国际化服务的能
力,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组织入驻,北京成为国际分工
中的重要节点,国际化首都的建设基本完成。
(二)北京经济呈现出枢纽型特征——枢纽功能是北京经济
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
从发展动力转化进程来看,北京发展体现出开放经济、流通经
济、服务经济下的资源、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等核心竞争要素
的引入与输出、内化与外溢的枢纽特征。这种枢纽功能发挥的好坏
直接决定了北京自身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以及对国家的带动作用的实
现程度。
工业化阶段,通过重型工业基地的建立,北京成为引入与内
化苏联工业技术与体系的中心。通过高校、科研单位的聚集,北
京成为工业技术研发中心。通过重型工业体系的完成,北京成为
工业技术输出和外溢的中心。工业体系和技术的引入和内化成为
北京重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输出和外溢成为全国工业化的重要
支撑。重工业基地的枢纽功能发挥推动北京快速发展,平均增速
达到7.9%。
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城市建设阶段,在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的背景
(三)北京经济呈现出约束型特征——突破约束是北京经济
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从发展的约束变化过程来看,北京综合平衡的功能特征决定了
任何单一发展模式都存在一定约束下的增长边界。通过短期的均衡
调整和长期的创新驱动破除约束、扩大增长边界是北京经济实现突
破式、跨越式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三个发展阶段的转换节点来看,北京通过以发展服务业为核
心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升级,以引
入和内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发展,突破了以大气、水体污染为
主的环境约束和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资源约束,实现了工业化城
市向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城市的跨越;北京通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合理调整空间布局、集约利用存量资源,引入和开发运输技术、科
学管理模式,缓解了以交通堵塞的为主人口约束和以水资源、土地
为主的资源约束,向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
(四)北京经济呈现出前置型特征——超前谋划是北京经济
平抑波动的实现手段
从发展阶段的转换时点来看,北京总是先于其他区域进行阶段
战略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要素资源的积累和核心技术的研
发,呈现出前置型经济特征。
下,国家将沿海地区作为改革的试点,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区成
为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引入的重要枢纽,而北京作为服务性首都并
未作为这一阶段发展的枢纽,北京的经济增速虽然也达到9.9%,
但仍慢于全国。
进入国际化都市建设阶段,凭借北京地位优势、要素积累优
势、高端服务业优势、国际化水平优势,通过大宗商品贸易和战略
物资贸易通道功能的发挥,面向全国的资源配置体系的建立、全球
化分工的嵌入,北京成为全国资源配置的中心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重
要节点。国际资本、先进技术、高端人才的引入和内化成为北京经
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输出和外溢成为整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
力源泉。全国资源配置的中心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节点枢纽功能
发挥推动北京经济快速发展,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明显高于全
国水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