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音程,音数,小三度和大三度,纯五度是什么意思?

看不懂书上说的~~~它说小三度指的是;大二度加小二度或小二度加大二度就是小三度,其音数为1又2/1.如:自然音阶中的2-4 3-5 6-1 7-2 大三度:两个大二度相加就是大三度的音程,其音数为2.如:自然音阶中的1-3 4-6 5-7 纯四度:一个大三度家一个小三度火一个小三度家一个大三度就是纯五度音程,其音数为3又2/1。如自然音阶中的1-5 2-6 3-7 4-1 5-2 6-3 我就是不知道那些规律 ~~就不懂这个 那个帅哥美女 ~~高手告诉我下啊

一、音程:

音程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

二、音数:

音数是一个音乐术语,音程中包含的全音和半音的数量,就叫音数。全音的音数是1。半音的音数是2分之1。音数为2分之一的一度称为增一度。

三、小三度:

是指三个音的构成是按照一个半音,再加一个全音构成。

例如:Re到Fa,Re和MI是一个全音的关系,Mi和Fa是一个半音的关系。所以Re和Fa便构成了一个小三度。小三度,也是构成小三和弦的基础。

四、大三度

大三度是指,三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全音的关系,也就是有两个全音,便是大三度。

例如:Dol 到 Mi ,Dol和Re是全音的关系,Re和Mi是全音的关系,DOL MI 便是大三度的关系,大三度,小三度,是构成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 最基本的单位,可以这样理解。

音数为3又2分之1的的五度音程称之为纯五度,如C-G,D-A,E-B,bB-F,B-#F,#F-#C,bC-bG等就是纯五度。

扩展资料:

五度相生律历史

五度相生律远比朱载堉要早得多,朱载堉的最大贡献是十二平均律和管口校正值。纯五度在五度相生律中早已经使用。 纯五度在五度相生律的时代,比平均律当中的五度略宽,两个都叫线五度,但并不是相等的。

五度相生律是现在有记载的中国古代应用最早的律制,它是由“三分损益法”得来的,即在相同张力下,截去定长度弦的三分之一,则获得原长度弦音的上方纯五度音。

对五度相生律的记录,目前始见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记录此律制的著作相传为管仲所作《管子·地员篇》,但提出,并不等于是管子所发明,一来可能后世讹传为管仲所作,二来可能只是管仲对当时生律方法的记录,并不一定是他创立的。 

所以,纯五度的发现,具体到人,就公元2000年以前已经发现的历史资料,似乎不可能了。只能说,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三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三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纯五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6

1.音程:

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

2.音数:

音程中包含的全音和半音的数量,就叫音数。

3.小三度:

是指三个音的构成是按照一个半音,再加一个全音构成。

4.大三度:

是指三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全音的关系,也就是有两个全音,便是大三度。

5.纯五度:

音数为3又2分之1的的五度音程称之为纯五度

扩展资料

两个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用“度”表示。以简谱为例,从1到1,或从2到2都是一度,从1到3或2到4都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在通行的十二平均律中,互为倍频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音级(如12345671),于是听来有相似性的这种音程关系,被称作八度。

全音和半音在宽度上是二倍关系,一个全音等于两半音的宽度。上面提到八度和十二平均律,把一个八度的距离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4

1、音程:

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

2、音数:

音程中包含的全音和半音的数量,就叫音数。

3、小三度:

是指三个音的构成是按照一个半音,再加一个全音构成。

4、大三度

大三度是指,三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全音的关系,也就是有两个全音,便是大三度。

例如:Dol 到 Mi ,Dol和Re是全音的关系,Re和Mi是全音的关系,DOL MI 便是大三度的关系,大三度,小三度,是构成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 最基本的单位,可以这样理解。

音数为3又2分之1的的五度音程称之为纯五度,如C-G,D-A,E-B,bB-F,B-#F,#F-#C,bC-bG等就是纯五度。

5、纯五度:

音数为3又2分之1的的五度音程称之为纯五度

扩展资料:

各个音程的特点

1、小二度:极其刺耳,两音间有相互缠绕的持续揪心感,拍频感很明显。

2、大二度:比较刺耳,刺耳感逐渐发散开,会被人耳较快适应。

3、大小三度:和谐且音响饱满,有醇厚感,其中大三度比小三度听起来两音相距稍微更远一点。

4、纯四度:和谐但不那么饱满。

5、三全音:比较刺耳,张力很强。

6、纯五度:和谐且空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第一,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第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的个数。举例说明,13两个音,它包含了123三个音级,因此可以确定为三度,但此时定性并不完全,再看12和23之间都有两个半音,因此13这个三度包含三个音级四个半音,这样的叫做大三度。再例,35包含345三个音级,但是34之间只有一个半音,包含三个音级三个半音的,叫做小三度。  像14这样,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的,是纯四度。1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七个半音的,是纯五度。如果是1到升4,包含四个音级,但有六个半音的,叫做增四度;1到降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六个半音的,叫减五度。我们可以注意到,其实增四与减五这两个音程是一样宽的,都是有六个半音,但是名称却不同,这就是音级数决定的,虽然一样宽,但是一个从属于四度,一个从属于五度,名字就不一样。所以说一个音程的定性,一定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两个方面。   从前面可以看出,音程有大小增减纯之分,这些名字的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  在大和纯的基础上再加半音的,叫做增;在小和纯的基础上再减半音的,叫做减。  在大的基础上减半音叫小,在小的基础上加半音叫大。  举例说明,46是大三度(为什么?看上面),那么4到升6,则是增三度,4到降7是纯四度,两者一样宽,但名称不同。(为什么?看上面)  35是小三度,3到升5就是大三度。同理4到降6是小三度。  35是小三度,3到降5就是减三度。3到升4是大二度,两者一样宽,名字不同。  1到升1叫增一度,1到降2是小二度,12是大二度,1到升2是增二度,1到降3是小三度……  综上,只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并且依据上面的大小增减纯的命名原则,音程的判断不成问题。能够熟练判断所以音程了,音程这一块就过关了:)   下面用半音来计算各种常见音程——   距离0个半音:纯一度(DO-DO、MI-MI)   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FA)、增一度(DO-#DO)   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RE)、减三度(#RE-FA)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距离5个半音:纯四度   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   距离7个半音:纯五度   距离8个半音:小六度   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   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   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   距离12个半音:纯八度   记住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但若不是,则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多半音的音程称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少半音的音程称为减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称为复音程(八度以内称为单音程),要判别复音程很简单,只要算出这个音程是八度+??度数,再减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和c2虽然都是唱DO,但差了二个八度,所以他们的音程就是八度+八度再减去一度,答案15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