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资占GDP比例高吗?

如题所述

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例并不低。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的数据。2018年中国有80%的工薪阶层月薪低于5000元,平均月工资约为3000元,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另外20%的工薪阶层月薪高于5000元,平均月工资约为1万元,属于高收入群体。

2019年中国工作人口7.7亿,预计其中有大约6亿上班族。2020年中国从事经营交易的市场主体为1.4亿户,2019年中国个体户为8261万户,城镇个体就业人数为11692万人。假如按照1.7亿工作人口从事个体经营,那么中国约有6亿上班族。

那么,按照前文推算,中国收入前20%的上班族约为1.2亿人,平均月薪1万元,高收入工薪阶层的工资总额为14.4万亿元。收入后80%的上班族为4.8亿人,平均月薪为3000元,中低收入工薪阶层的工资总额为17.28万亿元。中国工资总额约为32万亿元。

2019年中国GDP近100万亿元人民币,所以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约为32%。

世界各国工资总额与GDP之比(工资占GDP比重):

1、欧美发达国家比例最高约为55%。

2、南美洲平均是38%。

3、东南亚,菲律宾泰国是28%。

4、非洲国家多在20%以下。

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约为32%,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但还是要高于非洲国家。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

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