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设计的发展前景如何?

如题所述

——2018年汽车内饰规模不断提升,个性化、定制化成为趋势【组图】

汽车内饰规模不断提升,舒适性成为构成主要关注因素

汽车内饰产品主要包括仪表板、门内护板、扶手箱、立柱护板、地毯、顶篷、空调控制面板、门把手等,一般具备装饰性、功能性和安全性等属性,内饰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舒适性。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汽车代步属性逐步弱化。消费者最终准备购买汽车时,汽车的舒适性成为消费者购买时关注的第一属性,而汽车的口碑、促销和油耗等关注度仅有20%左右。

正因此,内饰品质成为汽车的一大核心卖点,汽车内饰行业因此迎来迅猛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汽车内饰市场规模为617亿美元,预计2016-2020年,全球行业复合增长率达到7.51%。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内饰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25%,单车内饰价值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消费升级,我国单车内饰价值有望逐步提升,内饰市场规模的增速有望超过7.5%。

现阶段,我国整车厂均在加速配置汽车内饰产品。2012-2016年,内饰产品占整车成本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内饰占整车成本已经超过了20%。

在企业竞争方面,海外内饰巨头包括弗吉亚、安通林、河西、丰田纺织、李尔、麦格纳等,内饰业务实现营收超过50亿美元的主要有弗吉亚、安通林。从下游配套的整车厂来看,佛吉亚、安通林、李尔、麦格纳等均参与全球车企配套,日韩内饰供应商会偏向于向日韩品牌的整车厂供货。

国内内饰市场格局则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华域汽车旗下延锋系领先比较明显,下游客户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长城、江淮、吉利等;宁波华翔、拓普集团、岱美股份、常熟汽饰等均成功打入合资品牌;新泉股份等聚焦自主品牌,实现快速增长。

个性化定制成为汽车内饰行业主要的发展趋势

工艺向集成化发展。目前,汽车饰件生产工艺已达到较高水平,未来对于工艺的研究将不限于量化,而将更趋于工艺细节的优化。随着产品开发总成化趋势的逐步显现,行业内企业更多地位汽车制造商提供饰件总成产品。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需要不断对设备、模具、材料及工艺进行整体研究,将注塑环节的前、后工序进行融合,实现工艺集成化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汽车饰件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工艺集成,将减少生产过程的人为干预,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精密性,并能够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工艺向集成化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行业内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定制化、个性化、品牌化成为趋势。定制化是指面向车主提供个性化的车饰品解决方案,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予以满足;同时,车主可以参与到车饰品的设计和制造中,逐渐成为部分精心打造车主的要求。

精心打造市场需求庞大,汽车装饰品将进一步细分市场,面向精心打造车主提供精心打造服务,市场上将出现面对精心打造的车饰品牌,而且精心打造车饰品由于定价不会高的离谱,所以它还会成为中级车主的选择。

个性化意味着客户群体进一步细分,年龄、职业、车型、汽车档次、性别、车主喜好等都将成为客户群体细分的参照标准,车饰品将根据这些群体的多样化细分进行个性化。此外,研究女性车主的需求变化,也将成为行业个性化趋势的一大亮点。

最后,目前的车饰品市场还没有出现非常的品牌,也没有能够产生足够影响力的大企业,但车主的品牌化消费意识已经非常强烈,这个市场将产生一些拥有大众度的企业,成为车主购买饰品的优先考虑。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内饰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3
汽车内饰的情感设计是一门浪漫的大学问
情感设计的由来要聊到情感设计的由来,就不得不提60年代欧洲盛行的“波普文化”设计运动。随着现代主义设计于19世纪20年代在包豪斯设计学院诞生后,现代主义设计经历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长足发展,并对整个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随着二战后经济的复苏,深受波普文化影响、追求时尚潮流、叛逆的年轻一代逐渐厌倦了现代主义设计缺乏个性和人情味,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的风格。他们更加希望在设计中寻求诸如美感、情感以及个性等方面的体验,重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需求,强调设计要表达更多层面的含义,设计不应该只是冰冷的功能体验,还应该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 衡量汽车内饰设计优劣的行业标准
在汽车诞生后的很长时间内,汽车厂商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汽车外观上,内饰则是作为一个附属品而存在。随着汽车工业逐渐成熟,消费者对内饰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不同于外形设计以视觉设计为重的方式,内饰设计则更加注重汽车和用户之间的情感互动。
简单说来,一个成功的汽车内饰,不仅要考虑功能性、美观性、安全性,更要上升一步,确保基于这些需求下的内饰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心里诉求,或者能够引导用户的情感表达。随着汽车文化不断发展,兼顾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内饰设计已然成为了衡量汽车内饰设计优劣的行业标准。
| 情感设计不仅仅是人机工程
有些朋友可能会将情感设计和人机工程混淆,其实情感设计所包含的范畴更广,注重人、机器、环境三者间协调共处的人机工程设计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汽车内饰情感化设计一方面包括了内饰的造型设计以及内饰布局、色彩以及材料质感的设计,另一方面则是内饰的使用以及人机交互设计,前者强调给人直观的本能感受,希望借此调动用户的情感体验,而后者则强调内饰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谐、完备、人性化的体验是不断追求的目标。
至于说设计中的情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各个设计元素组合在一起后,能够诠释出特定的感受,比如舒适的、运动的、协调的、时尚的、亲切的,这些感受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计中的情感。
| 将情感量化的分析方法
情感作为一种感官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具体的量化方法,将情感尺度进行图表化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在建立图表之前我们需要选定好情感的维度,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他提出了评价、力量、活性是情感量尺所必须涵盖的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几乎涵盖了语义空间(形容词在表达不同语义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在产品心理学中成为语义空间)中的大多数信息。
评价评价是指对产品的价值进行评定的维度,比如我们会评价内饰是昂贵的还是低廉的,这就属于评价维度;
力量力量是对产品的某种属性维度进行描述,比如说很硬的和很软的,就属于力量维度;
活性活性是指产品所表现出的参与程度,比如说积极地或消极的就属于这一类。确定了维度后,我们会分别在各维度选择一对意义相对的形容词,分别放在量表的两端,中间划分为5个甚至更多连续的等级。
受访者被要求根据他们对被测对象的看法评价每个属性,在合适的等级位置上做标记,由于功能的多样性,语义差异量表被广泛地用于市场研究。
非常贵 很贵 较贵 有点贵 正常 有点廉价 较廉价 很廉价 非常廉价
非常硬 很硬 较硬 有点硬 正常 有点软 较软 很软 非常软
非常积极 很积极 较积极 有点积极 正常 有点消极 较消极 很消极 非常消极
当然了,作为用户我们可能很难找到具体的列表方法,而且三维图表复杂性较大,在某些时候也可以采用降维的方法,获得更为直观的二维图表。
总之,内饰设计中具体的、可感知的外在表现,而情感则是抽象化的理念,它依附于有形的产品而存在,但却并不止步于此。
汽车内饰的情感设计正逐渐受到各大厂家的关注,虽还在发展阶段,但在一些优秀的车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苗头,它告诉我们,厂家正在不断努力地延伸产品本身的意义,希望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美好的驾驶体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