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马超介绍

如题所述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

少年成名,健勇善战,多次拒绝曹操征召。跟随司隶校尉钟繇攻打并州,拜为谏议大夫。马腾入朝成为卫尉后,拜为偏将军、都亭侯,接管马腾军队。

建安十六年(211年),联合韩遂一同抵抗曹操,参加潼关之战,为曹操离间计所败。攻打陇上诸郡失败,依附汉中太守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率众投降,合兵包围成都。参加汉中之战,上表尊封刘备为汉中王,迁左将军。蜀汉建立后,拜为骠骑将军、凉州牧,封为斄乡侯。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军事贡献: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与刘璋经过三年的斗争,收降西川不少将领,占领西川不少领土,与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逐步完成对成都的包围。

同时马超的加入,不仅使得刘备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壮大,更对当时的刘璋造成了不小的恐慌,从而加速了刘璋军的投降。

而后刘备与夏侯渊争夺汉中,虽然刘备占据西川后实力大增,但在攻打汉中的时候仍然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马超与张飞屯兵下辩,而马超在西凉一带素有威望,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 为争取汉中的刘备军贡献了不小的军事力量。

2、政治贡献:刘备攻下汉中以后,群臣一百二十余人联名上书汉献帝表刘备进位为汉中王,联名书是以马超为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超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摘自百度百科马超 字:孟起
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籍贯:(司州)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容貌:(三国演义)面如冠玉,目如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声雄力猛。因衣着讲究,举止非凡,故人称“锦马超”官至:骠骑将军 凉州牧 假节爵至:斄乡侯,谥曰威侯生卒:176 - 222(终年47岁)爱好:吹箫(“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用琴所弹的《长河吟》与“风起西凉地,将军夜吹箫”的马超用洞箫吹的《西风破》在当时也是齐名于世的。只不过在汉朝是以流行琴筝音乐为主,而马超用洞箫吹奏“西风破”这首曲子是丝竹管乐,所以在当时未被史料记载公之于世) 以下是我的个人评价, 马超异常勇猛,多次被曹操称马超有吕布之用,他还另曹操割须弃袍,但有勇无谋,遇见刘备后变被刘备的大义感动而追随刘备。要论武功赵云没和马超打过,但是马超很佩服赵云,马超至死也没有在刘备麾下打几次仗,于222年在家病死(好惨啊) 据说马超长的很英俊,所以很多人称其锦马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3
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大将。为战国赵国名将赵奢(号:马服君,“马”姓起源)与东汉著名的军事家伏波将军马援后人,汉征西将军马腾的儿子。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其父(注:指马腾之父,即马超祖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
第3个回答  2013-07-04
   1马超身世
  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大将。为战国赵国名将赵奢(号:马服君,“马”姓起源)与东汉著名的军事家伏波将军马援后人,汉征西将军马腾的儿子。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其父(注:指马腾之父,即马超祖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
   2个人资料
  姓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马超(安亚平饰)名:马超
  字:孟起
  终属:蜀
  籍贯:(司州)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容貌:(史)无记载 ,(三国演义)面如冠玉,目如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声雄力猛。因衣着讲究,举止非凡,故人称“锦马超”
  官至:骠骑将军 凉州牧 假节
  爵至:斄乡侯,谥曰威侯
  生卒:176 - 222(终年47岁)
  爱好:吹箫(“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用琴所弹的《长河吟》与“风起西凉地,将军夜吹箫”的马超用洞箫吹的《西风破》在当时也是齐名于世的。只不过在汉朝是以流行琴筝音乐为主,而马超用洞箫吹奏“西风破”这首曲子是丝竹管乐,所以在当时未被史料记载公之于世)
  家族资料
  父亲:马腾
  母亲:未知(其母被韩遂所杀)
  义父::韩遂(史,马超曾称以其为父.演义,则直接说是马超义父)
  配偶:杨氏(被杨阜所杀),董氏(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
  子女:马秋(为张鲁所杀),马承(继承了马超斄乡侯的爵位),马氏(嫁与刘理为妃),另有不知名二子冀城被杀
  兄弟姐妹:马岱,马休,马铁,马云騄 (虚构人物)
  相关人物:马腾,马岱,曹操,刘备,许褚,庞德,韩遂,杨阜,张鲁,李恢,彭羕,马秋,马承,张飞
  曾效力过的势力:东汉,马腾,张鲁,蜀
  
  三国志记载及译文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后腾袭长安,败走,退还凉州。司隶校尉钟繇镇关中,移书遂、腾,为陈祸福。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于平阳,超将庞德亲斩援首。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征为卫尉,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
   陈寿原文:马超,字孟起,扶风(京畿三辅左冯羽,右扶风)茂陵人氏。马超父亲叫马腾,大约在汉灵帝末年与西州的边章、韩遂等共同起事(起义造反)。初平三年(汉献帝年号),马腾、韩遂率兵进军长安。当时的汉朝廷(将两人招安),封韩遂为镇西将军(驻守金城兰州)。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驻守郿县。当年,马腾又一次攻击了长安,结果军败,就退回了凉州。到了(曹操当政)派钟繇为司隶校尉进驻长安,掌握关中地区时,钟繇便分别写信给韩遂和马腾,为他们陈述利害(化解了韩马之间的矛盾)。马腾便派长子马超助钟繇在平阳讨伐高干、郭援。此战中马超的部将庞德在阵中斩杀了敌方主将郭援。后来马腾与韩遂起了矛盾,马腾便请求回到京畿(这里的京畿分不清楚是长安三辅还是当时许昌)。因为这个便封马腾为卫尉(掌管京城各门守卫的官,属于九卿之一)让马超接手了马腾的部队,并拜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
  典略曰: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灵帝末,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欲讨之,腾在募中。州郡异之,署为军从事,典领部众。讨贼有功,拜军司马,后以功迁偏将军,又迁征西将军,常屯汧、陇之间。初平中,拜征东将军。是时,西州少谷,腾自表军人多乏,求就谷于池阳,遂移屯长平岸头。而将王承等恐腾为己害,乃攻腾营。时腾近出无备,遂破走,西上。会三辅乱,不复来东,而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始甚相亲,后转以部曲相侵入,更为雠敌。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建安之初,国家纲纪殆弛,乃使司隶校尉钟繇、凉州牧韦端和解之。征腾还屯槐里,转拜为前将军,假节,封槐里侯。北备胡寇,东备白骑,待士进贤,矜救民命,三辅甚安爱之。十(五)年,征为卫尉,腾自见年老,遂入宿卫。
  《典略》中说:马腾字寿成,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汉桓帝时,马腾的父亲(马肃)字子硕,曾做过当时的天水兰干县尉。后来丢了官,便留在了陇西,与羌族人混居在一起。因为家贫无妻,便娶了羌族女子为妻,生下了马腾,马腾年少时贫困,没有产业,于是经常从彰山中砍树木,背到城市中贩卖来维持生计。马腾身高八尺有余,体形壮大,面鼻大而怪异,但且性格宽和,待人诚恳,因此很多人都敬重他。汉灵帝末年,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任用很多污吏,导致凉州治下的民众王国以及羌氐人民反叛(发生了暴乱,当时山东黄巾起义)。于是凉州便从民见招募勇士去讨伐叛乱。马腾被招入军队。招兵的官员以为马腾不同于常人,便让他当上了军从事,训练及率领部队。马腾由于镇压叛乱有功,升为军司马,后来又因功升为偏将军(这恐怕是马腾“叛乱”之后的事了),又升为征西将军,驻扎在汧(汧阳,县名,在今陕西省,现在叫做千阳)、陇(陇山,陕甘交界处)之间。大约在初平年号时期(共六年),朝廷又拜马腾为征东将军。当时,西部欠收,马腾向朝廷说部队没有吃的,想在池阳置办粮草,所以进驻到长平岸头。但是(附近驻守的)守将王承等以为马腾要对自己不利,便攻打了马腾部队。当时马腾正好外出,部队没有应战准备,所以被击败,朝西(凉州)败走。正好此时三辅地区陷入混战(李郭交兵),马腾便没有再向东回(到三辅)。却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起初比较亲密,后来因为双方的手下互相侵入,而转变成了仇敌。马腾攻击韩遂,韩遂败走,然后韩遂又纠集人马杀回来,杀了马的老婆和儿子,从此后便连年交战,难解难分。(曹操掌权后)汉献帝建安初年,因为各州都不遵朝庭纲纪,形势混乱。朝廷(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和凉州牧(曹操任命的)韦端(韦康之父)对韩遂、马腾两家进行调解,使之停战。让马腾回到槐里(扶风的一个县),拜为前将军(此时刘备为左将军),假节(拥有对三辅一带的某些权力),封为槐里(县)侯。(马腾便在槐里开始了十多年的治理,他加强了对胡人防务,训练了自己的骑兵部队,对贤能的人士给予了提拔,对人民生活给予了保障,得到了三辅人民的爱戴。建安十(应该是建安十五年)年,朝庭(曹操)任命马腾为卫尉,马腾自认为年老,所以便“入宿卫”。
  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长子超,不就。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诏拜徐州刺史,后拜谏议大夫。及腾之入,因诏拜为偏将军,使领腾营。又拜超弟休奉车都尉,休弟铁骑都尉,徙其家属皆诣邺,惟超独留。
  陈寿原文:在曹操当丞相时,曾经招马超去当官,马超没有去。后来马超做为司隶校尉的督军从事征讨郭援,战斗中被箭射中,马超立即用布带裹好受伤的小腿又继续战斗,此战攻破敌军斩杀了主将郭援。朝廷因功拜马超为徐州刺史,后来又拜马超为谏议大夫。(应该马超都没去上任)等到马腾进京时,就因为前面的功劳,拜马超为偏将军,让马超率领原马腾的部下军队。朝廷又拜马超的弟弟马休为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将除马超(小家庭)外的其余家属全部迁徙到邺城。
  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
  陈寿原文:马超统领马腾部队以后,就马上拉拢韩遂,同时与杨秋、李堪、成宜等结为同盟,进攻到潼关。曹操在潼关之战时与韩遂、马超单马交谈时,马超凭着自己武艺高强,想突击活捉曹操,但是曹操旁边的许褚瞋目瞪着马超,显然察觉到了马超的意图。于是马超便放弃了突击曹操的计划最后,曹操用了贾诩的谋划,离间马超和韩遂,双方变成了相互猜疑,十部联军因此大败。
  山阳公载记曰: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于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于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山阳公载记》中说:曹操(派徐晃、朱灵)军在蒲阪津(黄河渡口)要西渡黄河时,马超对韩遂说,“我们应该在渭水北面去阻止曹军(过河),过不了二十天,黄河东面(的徐晃军)粮草就会耗尽,他们就只能败走了”,但是韩遂却说:“我们就让他们过河时,困在河中,还怕他们败得不更快嘛!”妥协之下,马超的计策最终没能被实施。后来曹操听到马超的策略后,说:“马超若不死的话,我连死后埋葬的地方都没有了!”
  超走保诸戎,曹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杨阜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超果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
  陈寿原文:“马超逃到诸戎地区,曹操追到安定时,刚好北方有事,就率军回去(处理北方的事)了。当时,杨阜对曹操说:马超有韩信、英布那样的作战能力,非常受羌、胡的支持,如果大军回去,而不对马超进行严密的控制,那么陇上各郡县就将会落入超人手中了”。后来马超果然卷土重来,率领诸戎来攻击陇上郡县,而陇上郡县纷纷归附马超。马超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占据冀城,收降了冀城的军队。马超便自表(但未得到朝庭批准)为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韦康原来的老部下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人,合谋攻击马超。杨阜、姜叙从卤城起兵,马超出城攻打,没能打下;回来时,梁宽、赵衢已经造反成功,关闭冀城城门,马超又失了冀城。进退狼狈时,只能跑到汉中依在张鲁麾下。但张鲁并不是理想的主公,将马超安抚在小城(邑)中。马超听说刘备围攻成都,便秘密写信给刘备,归降了刘备。
  《典略》曰: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是岁,曹公西征,与超等战于河、渭之交,超等败走。超至安定,遂奔凉州。诏收灭超家属。超复败于陇上。后奔汉中,张鲁以为都讲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谏鲁曰:“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鲁乃止。初,超未反时,其小妇弟种留三辅,及超败,种先入汉中。正旦,种上寿于超,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后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是岁建安十九年也。
  《典略》中说:建安十六年,马超与关中各路将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人,总共十部(路)都反叛了,总兵力为十万人。共同据守黄河潼关交界处,建造了营阵。这一年,曹操西征,与马超等联军在黄河、渭水交界处展开战斗,马超等人最后败走。马超逃到了安定,韩遂逃回凉州。朝庭(曹操)下诏将马超在邺城的亲属全部杀了。马超又在陇上战败(于杨阜等人)。后来马超在汉中时,张鲁让马超担任“都讲祭酒”的职务。而且还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马超从而拢络马超。此时有人对张鲁说:“有人像马超这样连自己的亲人都不顾,还能顾及到其它人吗?”意思就是说即使张鲁把女儿嫁给马超,马超也不会因此就对张鲁言听计从,死心踏地的,于是张鲁就放弃了嫁女儿给马超的想法。当初马超没有反叛曹操时,他的一个妾的弟弟名叫“种”的留在三辅,到了马超败归汉中张鲁时,种已经到了汉中。正旦日,种来给马超拜年,马超悲伤之余捶胸吐血说:“我全家百余口人,在一天内被人杀光了,今天我们两个还有什么好祝贺的?”后来马超多次向张鲁请求资助兵马,想去攻取凉州,张鲁最终勉强答应了马超,派了一点兵给马超,但是北取凉州的计划失败了。加上张鲁的手下杨白等人因为怕有能力的马超超过他们的地位而排挤马超,马超最终逃离了张鲁,从武都逃到氐人聚居的地方,然后转投刘备。这一年是建安十九年。
  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典略曰: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陈寿原文:刘备派人迎接马超,马超带兵直逼成都城下,城中刘璋等感到很震惊,立即投降刘备。
  《典略》中说:刘备听到马超要投奔他后,高兴地说:我这次就可以得到益州了。于是派人接应马超,并且派兵给马超。马超到成都后,领军驻扎到城北,结果不到十天成都就投降了。于是刘备表奏马超为平西将军,掌管临沮,爵位仍旧延用前面朝庭所封的都亭侯。
  《山阳公载记》曰: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于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明日叹曰:“我今乃知其所以败。为呼人主字,几为关羽、张飞所杀。”自后乃尊事备。臣松之按以为超以穷归备,受其爵位,何容傲慢而呼备字?且备之入蜀,留关羽镇荆州,羽未尝在益土也。故羽闻马超归降,以书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不得如书所云。羽焉得与张飞立直乎?凡人行事,皆谓其可也,知其不可,则不行之矣。超若果呼备字,亦谓于理宜尔也。就令羽请杀超,超不应闻,但见二子立直,何由便知以呼字之故,云几为关、张所杀乎?言不经理,深可忿疾也。袁�、乐资等诸所记载,秽杂虚谬,若此之类,殆不可胜言也。
  《山阳公载记》中说:马超由于刘备待他比较优厚,所以在和刘备说话时,常常称呼刘备“玄德”而不尊重地叫“主公”,关羽很恼火,告诉刘备想杀马超。刘备对关羽说:“人家走投无路时来投奔我,你们就因为他叫了我的字而恼火,就想杀了人家。让我怎么对天下人交待(以后天下人还会来投奔我吗)?”张飞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示范一下给他看,就当警告一下他好了”。第二天,很多人聚在一起时,请了马超来,关张二人拿刀并排站着。马超进来看座席,关张并未落座,而是拿刀站着。马超大惊,因此后来就再也没有直呼过刘备的字。第二天马超叹息地说:“我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失败了。就因为称呼主公的字,就差点被关羽张飞给杀了。”从此后,马超便对刘备非常尊敬。(裴松之本人对引注来的这段话比较怀疑)并写出了自己疑虑的理由:按常理来说,马超在走投无路时来归顺刘备的,怎么可能傲慢到直呼主公的字呢?并且,刘备入蜀时,将关羽留下来镇守荆州,关羽从来就没到过益州过。关羽没到过益州,所以才会听到马超归降时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能力怎么样……”要是到过益州的话,就不可能写这信了。那么关羽怎么可能站在那里呢?一般人做一件事时,都会认为是可以做的才去做,要是知道不能做就不会去做。如果马超真的大大咧咧地叫刘备为玄德,而让关羽杀马超的事情,马超应该不可能事先知道。所以看到关张二人拿刀站立时,怎么能知道就是因为他称呼刘备为玄德的缘故呢?更不用说马超差点被关张杀掉了!乐资等人所写的书里面,秽杂虚谬,实在是难以相信。
  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策曰:“朕以不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着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追谥超曰威侯,子承嗣。岱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超女配安平王理。
  陈寿原文:先主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拜马超为左将军,给了假节的权力。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时)马超升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爵位也进封为斄乡侯(由亭侯升为乡侯),拜将(骠骑将军)时的诏书中写道:“朕(我刘备)以无奈之下(因为当时汉献帝还活在人世,被魏国封为山阳公),继任了大统,从而能够延续汉室宗庙。曹操父子,有累世的罪过,朕很悲伤,忧虑得像得病了一样。天下都很气愤而怨恨,无不想归还根本的正道。为了氐羌人的率服,周边少数民族等的敬仰,由于君(马超你)在北方很有号召力,威武都得到了展现,所以就委任你。让你一来张扬虓虎之勇略,二来监察广大的区域,三来解救人民的困难。进而将朝庭的恩威并施,远近感化,依律谨慎地执行赏罚,以此来让他们感到汉朝统治下的幸福。”马超于章武二年卒(士大夫死叫做卒),死时四十七岁。马超在临死前上书给刘备说:“我家(除了我自己的小家庭外)宗族二百多口人,被曹操全杀尽了,只剩下了堂弟马岱,就以他当成我宗族血食的后继人吧,我将他托付给陛下了。别的就没什么了”。(刘禅时)追谥马超为“威侯”,马超的儿子马承继承了他“斄乡侯”的爵位。马岱后来官当到了平北将军,爵位封为陈仓(亭)侯。马超的女儿嫁给安平王刘理(刘备的第三子)为妃。
   典略曰: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
  《典略》中说:在当初马超入蜀时,他的次妻董氏及儿子马秋留在了张鲁处。张鲁败给曹操后,曹操得到了董氏及马伙,把董氏赐给了阎圃,把马秋交给张鲁,让张鲁亲手杀了马秋。
   3令人争议的另一面
  马超在渭南一战杀得曹操“割髯弃袍”的事,纯属小说家虚构,史书中并无记载。而在正史上,倒是有一些不利于马超的资料。以下这些是对马超的批评和辩护双方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批评方的观点
  不忠--背叛君主
  三国时期,所有诸侯都不把汉室当一回事了,所以马超不忠于汉室,倒也不能去苛求他,然而实际上马超不忠的岂止是汉室,还有他的君主--同时也是他的父亲--马腾。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汉献帝的名义请马腾入京。曹操引他进京之后,没有杀他,只是幽禁而已。马腾没带西北的军马一同进城,那是很合理的事,因为那才是忠诚的表示,如果带兵进京,就和董卓当年带兵进京无异,曹操没可能会这样做,把一支危险的利刀放在自己的心脏前。马腾为了表示忠诚,更没有带西凉兵一同进城。
  马腾要臣服曹操,可能是为了大汉江山,也可能考虑自己人生安全,只要曹操动他,他就可以指望自己的孩子--猛将马超领兵起义,西凉的兵马就成了马腾的保命符。这道理就和清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死也是死守自己的兵权军权,这也是慈禧太后一直也不敢杀他们的原因。
  可是,那支兵马最后却成了马腾的催命符,因为马超起兵了!
  马腾本来可以安享晚年,可是马超起兵,令马腾一下子成了阶下囚,最后更被处死了,马超根本就是把马腾迫上这条绝路,马腾是他的君,也是他的父,马超这样把自己的君父迫死,如果不说他是不忠不孝,那应该说他是什么?身怀利器则杀心自起,此当权者不可不戒。
  不孝--认仇作父
  演义上是曹操先杀死马腾,马超才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造反的,但是历史上的事件发生次序却完全相反。建安十六年,曹操准备讨伐盘踞汉中的张鲁,先命司隶校尉钟繇带兵前往长安做战前准备。马超、韩遂,还有其他的许多西凉割据势力,比如杨秋、李堪、程银等,认为钟繇是来袭击自己的,于是先下手为强,联合造反,杀奔长安而来。
  据魏略载,韩遂正在西讨张猛,而马超等已经商量好造反,等到韩遂回来(此前曹操劝说韩遂送儿子到许都做人质),马超对韩遂说,“钟司隶任超使取将军,关东人不可复信也。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此话说得相当露骨,后来马超到汉中时,有人暗中指责他连父母都不爱。当时阎行劝韩遂不要与马超共事,韩遂说,“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这样,抛子弃父的韩遂马超共同起兵,其余小军阀以韩遂资历最老,所以推举他为都督 (注:韩遂和马超是仇人,当年韩遂杀了马腾的妻子)。
  随后,曹操采用了贾诩的离间计,导致西凉军全无斗志。曹操先以轻兵对付了一阵,等到西凉军士气疲乏之时,才投入精锐骑兵进行致命打击。结果成宜、李堪当场战死,韩遂马超远遁凉州,杨秋北奔安定,程银、侯选南入汉中,梁兴逃入蓝田。东汉建安十七(212)年正月,曹操返回邺城,而夏侯渊包围梁兴并将其斩首。五月,马腾在邺城被夷三族,仅有马岱从邺城逃出来。
  不仁--诛杀女流
  曹操追赶马超到安定的时候,突然传来苏伯在河间造反的消息。曹操仓促回军,马超卷土重来,“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汉中张鲁派大将杨昂帮助马超,合军万余,进攻冀城。凉州从事杨阜等募兵死守,整整七个月救兵不至,刺史韦康等被迫请和,打开城门。谁料马超一进城,立刻教唆杨昂杀死韦康等--所谓杀降不祥,马超很快就要尝到其中的苦果了。
  马超入冀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杀死杨阜。杨阜正好老婆死了,请假归葬,跑去和舅子姜叙商量为刺史报仇的事情。姜叙此时和其母一起住在历城,杨阜当着这娘儿俩的面,痛哭求告,姜母叫姜叙一切听妹夫的安排。于是,杨、姜二人,和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以及武都人李俊、王灵,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密谋,在马超破城的下一个月,于卤城起兵讨超。马超大怒,领兵杀向卤城。他前脚才走,后面梁宽、赵衢等人就内应占领了冀城,杀了马超的妻儿。马超无路可走,袭击历城,捉到了姜叙的老娘。姜母破口大骂:“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马超大怒,杀死了姜母。杨阜等合兵来战,杨阜身先士卒,家族兄弟战死七人,终于把马超打败。马超只好往投汉中张鲁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