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购买人案例分析

如题所述

在通州工商分局梨园工商所,工作人员赵云莲分享了一个关于职业购买人的案例。这个30多岁的男子孙某(化名),以其独特的行动,成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典范。他随身携带《食品安全法》,在超市投诉时,对法律的熟悉程度令人惊讶。孙某曾因从一家大超市购买的进口啤酒中文标签未标明“贮存条件”而投诉,他引用《食品安全法》第42条,指出商家违反了法规。经过工商局的调查,确认进口食品也需遵循我国《食品安全法》,孙某的投诉得到了支持,商家被罚款5万元,而孙某也获得了赔偿。


孙某并非孤例,这类“职业购买人”群体活跃在超市中,他们专门寻找商家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他们并不回避商家,反而希望商家了解他们的行动模式,以便在发现问题时,能迅速达成协议,以现金方式解决问题。他们的存在,实际上起到了普及法律法规、推动商家规范经营的作用。他们的行动间接地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健康运行。


扩展资料

他们与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以王海为代表的“职业打假人”目标不同,却有着殊途同归的获利路径。区别在于:王海们的目标为假货,对准的往往是重视声誉的品牌厂商,获得索赔经常是通过法院诉讼完成。而“职业购买人”专门买存在问题的食品,不希望通过耗时费力的法院诉讼求得赔偿,他们的目的简单明确:“超市经营者,你摊上事儿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