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中,阅读单元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关于统编教材中的阅读单元特点如下:

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是教材创新亮点之一,教材试图通过阅读策略的教学,致力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快速整体提升。统编教材进入小学中高年段(三至六年级)后,阅读教学板块极富特色,其基本特点可用“123”来概括,即“一个主张,双线统一,三位一体”。

“一个主张”,就是“读书为要”;“双线统一”,就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三位一体”,即“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统编教材中高段阅读板块按照教学生“学阅读”(learn to read)与“用阅读学”(read to learn)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双线统一,形成三位一体,提升阅读素养,从而系统建构整个阅读教学体系。

围绕“学阅读”,采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编排“阅读策略单元”,直接教阅读的策略,一条腿是编排普通单元(精读与略读),在丰富的文本情境中,逐步渗透、螺旋上升地,形成阅读素养;围绕“用阅读学”,编排了“快乐读书吧”和“阅读链接”,注重迁移运用。

(一)“学阅读”:普通单元

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除开阅读策略、习作和综合性学习这些特殊单元,每一册安排六个普通单元,每个单元3-4篇主体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0-2篇。

据统计,三年级精读33篇,略读11篇;四年级精读30篇,略读12篇;五年级精读29篇,略读 13篇;六年级精读24篇,略读13篇。可见,随着年级的增加,精读课文的比重在减少,略读课文的比重在增加。

(二)“学阅读”:策略单元

统编版三至六年级教材编排了四个专门的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问”,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高阅读的速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

阅读策略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及语文园地,精读课文明晰阅读策略,认知关键特征;略读课文尝试运用策略,独立进行实践;“交流平台”总结阅读策略,实现策略迁移。

尽管四个阅读策略散落在四个年级,但后面年级阅读策略的学习,是以前面年级所学为基础的,体现出了承接递进的关系。

(三)“用阅读学”:链接拓展

统编教材更加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从三年级开始,就专门设置一个栏目“阅读链接”,如五年级下册第17课是《威尼斯的小艇》(作者为美国的马克·吐温),“阅读链接”栏目中就节选了《威尼斯》(作者为我国的朱自清)和《威尼斯之夜》(作者为法国乔治·桑)。

统编版与人教课标实验版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阅读链接”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教版中只有片断,统编版中除了片断,还有篇章,而且数量更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