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食品一天能卖出上百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乱象?

如题所述

山寨食品在农村地区横行,逢年过节送礼遇到山寨食品不少,但年长的爷爷奶奶对此却熟视无睹,他们认为,“吃不死人就没问题”。据新闻报道,山寨食品一天能卖出上百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乱象呢?

我认为,这与生产者、经销商、经营者、消费者、监管者都密不可分。

其一,生产商是山寨食品的源头,如果没有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出来,就不会有人上当受骗了。一些生产商为了追逐暴利,仿冒知名品牌的商标和外包装,生产一些非法产品,售卖出去牟取暴利,他们不用花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到产品的宣传推广中,直接借助正品的名气把自己的产品推出去,这样的暴利吸引了很多人投入进去。

其二,经销商助纣为虐,他们赚的是昧良心的钱,这些山寨产品销售出去,对农村地区的人特别是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伤害。经销商也明知是假冒伪劣产品,还是把它销出去,因为这其中会有高出正品几倍的利润在诱惑他们。在高利益的驱使下,有些经销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山寨食品销往偏远的农村地区,或者是在网上开网店,拿着正品的图片,卖着假货。就算有假一赔三、假一赔十的规定,他们会通过拍一发四、拍一发十一来避免消费者的投诉,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把消费者当做傻子看待,但就算这样,他们的利润还不少。

其三,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像农村地区的老人较多,他们买东西不会过分仔细观察产品的包装和生产日期。买这些礼品都是用来送礼的,就算告诉他们是假货,他们也觉得是送给别人吃的,对自己没影响。有的山寨食品还会与正品打擂台,卖的比正品便宜得多,而老人们大多会贪小便宜,选择购买那些假货。并且,对农村地区的人来说,维权还是比较困难的。山寨食品大多是比较低价的,消费者不会为了这点钱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维权,这就造成了表面看着风平浪静,实则内里已经千疮百孔的现象。

其四,经营者缺乏守法经营意识。在农村地区开店的,因为消费能力摆在那里,赚的没有城里的多,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会有一波消费高峰。这些经营者们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会大力宣传山寨食品,向来买礼品的人推荐。他们也不懂什么《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除非他们遇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人,上门调查才会重视山寨食品。

其五,监管者的监督力度不够,打击力度不够。农村地区地荒人稀,一些售卖山寨食品的小店都隐藏在各个村落里面,都不会有很醒目的招牌,没有向市场监督局上报的不用说,那肯定是一堆山寨食品,而对那些已经拿到经营许可证的商店来说,他们会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打游击战,有人上门检查就把正品摆出来,人一走就把山寨产品摆到最醒目的货架上。其实这也不能怪监管者的监督力度不够,如果从源头上进行打击,消灭掉山寨产品,捣毁那些小作坊,市场上就不会流通山寨食品了,这将极大的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我认为,单单强调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强调没有买卖就没有利润,不够,不如加大对源头的打击,捣毁那些黑心作坊,从根本上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2
销售山寨食品的商家为了回去更多利益,比正品的食品相比比较低廉。但是同时对这一情况,食品监管局监管工作不到位,这些商家存在销售的侥幸心理。
第2个回答  2021-01-12
主要还是很多人不会区分山寨的食品,山寨的食品与正规的食品在很大程度上相似度很高,因此很难进行区别,从而导致了很多人进行购买。
第3个回答  2021-01-12
首先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让其钻了空子,另一方面,山寨食品非常便宜,这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第4个回答  2021-01-12
因为山寨食物和真正的食物差不多,普通人是看不出来的,而山寨的更便宜,符合人们普遍意愿,正抓住人们喜欢便宜的思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