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书法家的一篇文章把一段大历史给牵扯出来了?

如题所述

一代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都成了稀世珍宝。

今天我们要说的的这篇文章,乃是颜真卿的泣血之作,它不仅表达了颜真卿的深厚感情,还隐藏着一件历史大事。

这篇文章就是《祭侄文稿》,今天我们聊聊这篇文章和它背后的故事。






颜真卿出身世家大族,他的家族世代为官,他这一代颜氏子弟也大都为官。

颜真卿中过进士,曾在中央任职,但是因为得罪权臣杨国忠而遭到贬斥,去地方上做了平原太守。

颜真卿的从兄颜杲卿做到常山太守,《祭侄文稿》写的就是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

这是怎么回事呢?颜真卿为什么要为自己的侄子写祭文呢?





原来,颜真卿和颜杲卿一个守常山,一个守平原,适逢河北地区的节度使安禄山叛乱,这就是历史上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叛乱之初,河北地区迅速沦陷,一片土崩瓦解之中,颜真卿和从兄颜杲卿商议,要固守自己的城池,绝不投降叛军。

结果在整个河北山西糜烂的情况下,唯有颜氏兄弟坚守的平原常山坚如磐石,拒不投降。

叛军屡次进攻都没有得逞,颜真卿的行为受到唐玄宗的嘉奖。





但是,毕竟寡不敌众,常山等地不久之后失守,颜季明被叛军俘虏,不久被残忍杀害,颜杲卿后来也被叛军捉住,送到安禄山面前。颜杲卿痛斥安禄山,宁死不屈,也遭到杀害。

而颜真卿所在的地区坚决抵抗叛军,周围忠于唐朝的官民大都跟随颜真卿,由此形成了一个堡垒,叛军无法攻破。

直到唐军击败叛军主力,恢复河北,颜真卿始终固守,不曾屈服。





颜真卿所写《祭侄文稿》就是他为了自己以身殉国的侄子颜季明所写,文中颜真卿几乎是字字滴血,表达了对于侄子被杀的惋惜,同时表明了颜氏家族宁死不屈忠于朝廷的精神。

这篇文章流传后世,有颜真卿手稿,手稿中二百多字却有三十多处涂抹,可见书写者都是悲愤杂乱的心境。

颜氏家族在对抗安史叛军的过程中毁家纾难,全族战死数十人,无一投降,堪称与睢阳张巡并称的大唐忠义之士。

后来文天祥说“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就表达了对于颜杲卿以及颜氏家族的尊重。

颜真卿后来也死的很悲壮,他奉命劝说叛将李希烈,遭到李希烈杀害,终年七十五岁。

颜氏家族有名人颜之推,他的《颜氏家训》成为后世家训楷模,而颜真卿颜杲卿颜季明等人无疑是《颜氏家训》最好的注脚。所谓“拚生一击报君恩,死后千秋大节存”,当是对于那个时代的臣子最高评价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