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家境不同的孩子,老师是否要平等的对待?

如题所述

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少不了他的成长环境,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的家庭环境非常优渥,但是有的人却是非常拮据,他们家庭环境的差异间接的造成了孩子们的性格形成。家庭环境不好的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一个比较自卑的性格,家境比较好的孩子就很自信。但这都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大概的趋势。为了照顾这些孩子健康成长,老师就少不了要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但是这又不能每个孩子依次去问,这就需要老师认真观察了。很多老师都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观察孩子的。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孩子们的穿着打扮。家境比较好的孩子穿的衣服就比较新,款式也是最新的,家长们通常都会选最好的给孩子穿。家境一般的就会考虑价格的问题,更多的是选择比较实惠的衣服买给孩子。

其次是花钱的方式。家境比较好的孩子对金钱的概念不是很明确,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通常考虑的是这个东西他自己是不是喜欢,不会考虑这个东西自己是否需要。而家庭环境一般的孩子花钱就比较有计划性了,他们通常会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来买,碰到自己喜欢的一般都只会看看不会真的买下来。从这看,其实少给孩子一点钱更能锻炼孩子的规划能力。


在孩子们的作业里老师其实也可以看出差别,特别是在语文造句的时候。例如用有的造句,有的孩子就会造句说我家有的是钱,有的是车。这很明显可以看出孩子的家庭情况。还有的人用要是…… 准会…… 造句,他说的是要是买宝马,全世界的美女准会跟着你。这样的句子虽然好笑,但是从侧面我们也能看出孩子的价值观是不正确的,如果老师和家长发现了就应该予以教育,将孩子歪掉的价值观纠正回来。

虽然老师很轻易的就能辨认出孩子的家境情况,但是老师还是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并且要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是比较脆弱的个体,他能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变得兴高采烈,也能因为老师的一个眼神而郁闷一天,所以老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能伤害到孩子。

另外,教育孩子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家境比较好的千万不要辜负这么好的教育资源,能够给孩子更多教育就不要少,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家里有钱就觉得孩子不读书也没关系,要知道孩子如果没有知识,没有学习的能力,家长又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他早晚有一天要独立面对生活。家境不好孩子的家长也不能就觉得没有希望,只要坚持学习,孩子以后也会有美好的生活。

美好生活是孩子们自己努力才能换来的,家长给孩子带来的美好家境不可能会护着孩子一辈子,只有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才能长大成才,才是真的人生赢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1
对于老师来说,他要平等的对待一切学生,而不是因为学生的家境不同而区别对待。
第2个回答  2021-01-11
面对家境不同的孩子,老师应当平等对待。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孩子们相互之间互相尊重,有利于维护家庭不好的孩子们的自尊心。
第3个回答  2021-01-11
是的,因为不管孩子的家庭情况怎么样,学习是人人平等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