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有哪些理论?

虽然知道她是心理学跟语言学的私生子,但理论应该有,知道的能概述一下吗?写论文急用!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该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0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该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2个回答  2013-07-09
一,心理语言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心理语言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与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既有重叠和交叉.又有其独到研究领域的新学科.是一门综合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重点探索人类心智木质和结构的科学。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基本上可归源于心理学之父-一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一冯特(Wilhelm Wundt: 1832 ) 1920)的研究。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步{从事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1874年.他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一书 .探究了人类的心质结构和意识。在冯特晚年的探索中.他很重视语言问题的研究.发表过很多与语言心理学相关的文章和著作。无论是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还是现在的心理语言学.其研究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冯特研究的影响。
自冯特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对大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厚兴趣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旱在20世纪初.人类学家勃斯( Franz T3oas, 1858 1942)就预言.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很可能会促使一门新的学科的建立。受冯特的影响.勃斯( T3oas)把研究的重心从人类行为转移到文化现象的心理学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心理学描述板等的研究方而。到了1938年.他出版了《原始人的心质》(T he Mind of Primitive M an).为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心理的语言学”( psychological 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和“语言心理学” ( linguistic psychology)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到了1951年.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聚集在康奈尔大学.讨论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两年后.美国社会科学院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委员会在印第安纳大学举行了一次语言问题跨学科研讨会。在讨论会上.与会者们就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涉及到的共同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新的点和思考。1954年.奥斯占德(C. E.Osgood)和西贝奥克(T. A. Sebeok)将讨论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将其命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 Psycholinguistics: 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roblems)。此书的出版也就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一一心理语言学一一的正式诞生。
二,心理语言学初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受到三大理论的影响:一是以华生(J. T3. Watson, 1878 1858)和斯金纳(T3. F. Skinner. 1904)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二是以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1933)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三是以珊南(C. Shannon. 1948)为代表的信息理论。
首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所创始的行为主义理论.在俄国生理学家伊儿.巴南洛夫(1-
van Pavlov: 1870 193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客观功能主义”的学说。他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一反应(S-R )联接而形成的。继华生之后斯金纳又在华生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957年.斯金纳出版的《言语行为》( Verbal T3ehavio约一J对言语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尽管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后来受到了乔姆斯基的批判.但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射”和“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等的心理学理论不但影响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而且也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的理论根据。
除了行为主义理论.以布隆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理论也为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用行为主义的原则研究意义.在确立语言单位时坚持严格的发展程序.总体上关心语言学的自由地位和科学性。尽管他的理论受到语义学家里奇( Geoffrey 1,eech)的批评并成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牺牲品”.然而.布隆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不但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被广泛采用.而且也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珊南(Shannon)为代表的“信息论”的研究。信息论的研究牵涉到信息,的计量、传送、变换、处理和储存。在语言的研究方面.信息理论认为语言的输出表现为一系列的信息,符号.依次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信息理论的研究成果向语言学家对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仿照的依据.同时也向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研究方而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自1948年信急论问世以来.信息理论中很多的研究方法都被心理语言学家所采用.用来研究“语言的感知”、“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信息的统计”和“信息分析”。特别是在“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的研究方而.大量语言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均采用了信息论的研究方法。
三,心理语言学中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的中期发展大体可以从1960年算起至1975年.共15年的时间。这主要是以西方心理语言学专著的大量问世为根据的。无论该划分是否准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无疑是心理语言学发展壮大的“酝酿期”.而这个时期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基木上是以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和勒考夫(1akoff )的“生成语义学”的研究理论为“动力源”的。
首先.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了《句法结构》( Syntactic Structures)一防.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可归结为以下4点: 一是他强调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二是他针对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的学习理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强调了语言习得的“遗传”因素:三是他提出了“语言模块”论.区别了语言系统的规则和表征与认知系统的规则和表征的不同;四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也是影响此后语言研究最为重要的新的语言理论。然而, 正当乔姆斯基在努力修正自己的理论并试图提出新的研究模式之时.以勒考夫(1akoff)为代表的“生成语义学派”与以乔姆斯基本人为代表的“角牟释语义学派”又在深层结构的“深度”问题上发生了争议:勒考夫认为深层结构还不够“深”.而乔姆斯基则认为深层结构己经“太深”。此后.尽管有人又提出“格语法”或“功能语法”或“交际语法”等的理论.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勒考夫提出的“生成语义”的理论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时语言学的研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