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却为何被史学家评价为功绩堪比文景?

如题所述

明宣宗朱瞻基斗蟋蟀的事情,正史上是没有的,主要记载在一些野史中。比如明人吕毖的《明朝小史》,以及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尤其是在《聊斋志异》里形象的描述,让我们对明宣宗爱好斗蟋蟀给民间造成的灾难,有很深的印象。而明宣宗也被称为“促织天子”。

那么,明宣宗既然是一个爱斗蟋蟀的皇帝,既然被称为“促织天子”,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会那么高,认为他的功绩堪比“文景”,并且把他和他父亲明仁宗当皇帝时期的一段岁月称作“仁宣之治”呢?(而且,明仁宗亲实际上只在位了十个月,明宣宗在位了十年。也就是说,“仁宣之治”其实主要是明宣宗干出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谈谈皇帝的角色。根据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观点,中国古代的君王,其实本身是不管事的,他的存在,只是一种象征意义,是国家元首的标志。

管事的是以宰相为首的政府。皇帝相当于董事长,而宰相相当于总经理。如果总经理把各种事情都管理得很好,董事长是不用出面的。但是,由于古代的国家是家天下社会,没有一个君王能够放心让宰相帮他管天下。因为既然皇帝是家天下的,那么宰相也可以是家天下的。当宰相对国家事务进行深度管理的时候,他的心思就活了,他就想把皇帝的家天下,变成他自己的家天下。也就是说,把皇帝的江山变成他自己的江山。这样,权臣就诞生了。

当然了,历史上也有宰相比较大公无私,比如周公,比如诸葛亮等等。但是这样的宰相是非常少的。大多数宰相,在有了权力之后,都会变成权臣。皇权和相权,上千年来都是矛盾。到了朱元璋的时候,他干脆一下把宰相给废除了。

朝廷中再也没有宰相了,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天下所有的事情,都让皇帝来做主。明宣宗所处的时代,恰恰就处在朱元璋刚废除宰相不久的时期。照一般的理解,既然这时候没有了宰相,作为皇帝的明宣宗,应该非常繁忙啊。何以他还有闲心玩蟋蟀的呢?而且何以他玩蟋蟀,竟然还玩出了一个“仁宣之治”呢?事情恰恰相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宣宗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特殊时期。为什么说他处在非常好的特殊时期呢?

第一,朱允炆、朱棣削藩帮明宣宗减除了藩王的威胁。到明宣宗的时候,他只需要把朱高煦对付了,藩王的威胁就没了。

第二,朱元璋、朱棣多次北伐打击蒙古人,让蒙古人大伤元气,在明宣宗统治期间,没有能力对明朝构成威胁,因此明宣宗不用为此事伤神。

第三,朱元璋诛杀功臣并废除宰相,让朝中的大臣们都不敢托大。毕竟刚废除了宰相不久,大臣们对于如何应对朝中的事务,没有先例可循,只能小心翼翼地做事。因此,明宣宗所遇到的大臣,比如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张辅,以及地方上的于谦、周忱这些,都是忠臣。

第四,六部刚在没有宰相的情况下做事,明朝中后期那种大臣们朋党之争,冤冤相报,扯皮纠纷的事情,还没有形成。所以做事的效率非常高,把朝廷事务处理得很好。总之,明宣宗确实遇到了千载难遇的好时机,再加上他本人也比较聪明,因此,根本不用他出面,国家都治理得很好,他当然有非常多的闲暇,玩玩蟋蟀,其实是毫无影响的。(参考资料:《明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