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的偏旁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号”的偏旁是口,拼音hào、háo。

二、释义:

[ hào ]

1、名称:国~。年~。

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苏轼字子瞻,~东坡。孔明是诸葛亮的~。

3、商店:商~。银~。分~。宝~。

4、标志;信号:记~。问~。加减~。暗~儿。击掌为~。

5、排定的次第:挂~。编~。

6、表示等级:大~。中~。小~。五~字。

7、种;类:这~人甭理他。这~生意不能做。

8、(~儿)指某种人员:病~。伤~。彩~。

9、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a)一般的:第三~简报。门牌二~。b)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五月一~是国际劳动节

10、姓。

11、号令:发~施令。

12、号筒。

13、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

14、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床~。集合~。冲锋~。

[ háo ]

1、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呼~。~叫。北风怒~。

2、大声哭:哀~。

三、相关组词:

问号 小号 号令 号角 句号 挂号 记号 螺号 

号码 拨号 符号 号啕 哀号 等号 啼号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吹奏管、角,向部落发出警讯或集结指令。

文言版《说文解字》:号,痛声也。从口在丂上。凡号之属皆从号。 

话版《说文解字》:号,悲痛的声音。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像口在芋管上。所有与号相关的字,都采用“号”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书号[shū hào] 

主管部门对正式出版物给予的编号,包括出版社的代号、书刊类别代号等。

2、冒号[mào hào] 

标点符号的一种。形式为“:”。用于句中称呼语后面或“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3、口号[kǒu hào] 

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呼~。标语~。

4、标号[biāo hào] 

用来表示某些产品性能的数字。如水泥根据抗压强度大小而有200号、400号、500号等各种标号,标号越高,质量越好。

5、啼号[tí háo] 

哭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1

一、号的偏旁部首:口

二、号的拼 音 :hào 

三、号的写法:

四、基本释义 

    [ hào ]

    1.名称:国~。年~。字~。

    2.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

    3.标志:记~。

    4.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

    5.扬言,宣称:~称(a.名义上是;b.以某名著称)。

    6.记上标志:~衣。~房子。

    7.命令:~令。~召。

    8.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

    [ háo ]

    1.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叫。

    2.大声哭:哀~。~丧。~啕大哭。

五、详细释义

    1. 号 [hào]2. 号 [háo]

    号 [hào]

    〈动〉

    〈名〉

    〈量〉

    表示人数的单位。

    如:一百多号人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

    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

    如:八月五号

    另见 háo

    名位;名称;称谓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记号;标帜 。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号曰醉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号刚峰。——《明史》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犹种,类。多为贬义 。

    如:那号人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

    如:起床号,熄灯号

    商店的代称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扬言有 [多少多少]

    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史记·高祖本纪》

    又如:口喧佛号(大声念佛)

    命令,发令

    发枪之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明诏大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号令

    召唤;呼唤 。

    如:号召

    宣称,称号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号之曰燧人氏。

    号为军机四卿。——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号 [háo]

    〈动〉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号”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号”,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啕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另见 hào

    六、组词

    问号 小号 号角 句号 挂号 号令 记号 拨号 螺号 

    号码符号 哀号 号啕 等号 更多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5

“号”的偏旁是:口。

号【hào,háo】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折。

    释义:号 [hào]:名称:国号;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标志:记号;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扬言,宣称:号称;记上标志:号衣;命令:号令;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号 [háo]: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大声哭:哀号。

    造句:歌,就是力量,就是战斗的号角,就是人们思想的火花。让预言的号角奏鸣!锣鼓声,号角声,声声相应,在天空中震荡。家就像风筝的线索,给我们无限的牵挂;家就像嘹亮的号角,给我们战斗的激情。科学,绝非富于神秘色彩的号角,而仅仅是人们手中改造世界的工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0-22

偏旁:口
拼音:[hào]、[háo]
释义:
[hào]
1. 名称:国~。年~。字~。
2.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
3. 标志:记~。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
5. 扬言,宣称:~称(a.名义上是;b.以某名著称)。
6. 记上标志:~衣。~房子。
7. 命令:~令。~召。
8.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叫。
2. 大声哭:哀~。~丧。~啕大哭。
第4个回答  2019-09-11
号的偏旁口字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