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女孩刘亦停》读后感

越多愈好

《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本来是写给广大父母的,我的母亲也在一次偶然的购书中“淘”它。但因为种种关系,使之在搬家的碾转之中失去了,好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妈妈也就失去对这本书的好奇心与执着。但在一次偶然中我又在储物柜中找到了它。这本经历了许许多多磨难,受到许许多多挫折的记述性的散文集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所以,我并不急于把它还给妈妈,而是出于好奇心开始翻一下来看,里面所写的内容让我大吃一惊。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出身在书香家庭的普通的小女孩刘亦婷艰苦的求学之路。并不是因为刘亦婷比其他小朋友聪明,而是因为她的父母科学的教育方式与她自身的努力。刘亦婷在1999年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大学哈佛大学,并以全年免收学费以及生活费用的方式完成学业。我真真正正的佩服她。并不是因为她的成绩,而是因为她坚持不懈的苦学精神,自省自觉的独立生活,诚实待人的品质以及充满自信的心等。最最重要的是,她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中国争光。证明了中国学生是可以的,一样可以领到美国学生没有领到的奖学金。刘亦婷在高中时期也曾经到过美国,是作为成都的代表去的,同样是代表的是与刘亦婷同一个学校的欧鹏(比刘亦婷大一岁)。当他们参观法院的时候,法官问了刘亦婷一个问题“一辆汽车在行驶时违章,被警察发现。警察要求检查乘客。结果发现了违禁品。警察是否有权这样做?”刘亦婷第一个大声地说:“不行。”并用流利的英语说明原因,为什么。连法官也对刘亦婷肃然起敬。 而且,在上节目时,主持人问到刘亦婷是否希望上美国大学时,刘亦婷却说自己不准备上美国的大学,而是准备学好中国的文化,并计划将来搞经济工作,帮助祖国的贫苦人民,帮助一些不能够上学的小孩子完成他们的学业梦。这番话让很多美国人都很感动。刘亦婷的朋友说:“你们中国的青年太了不起了,我们在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只知道吃巧克力冰淇淋,你们已经懂得为国家着想了!” 的确是,我们中国青年不仅仅是在言上表达对国家的爱,而是在行上做更深切的表达,刘亦婷就是个好例子。 刘亦婷的成功不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有一半是来自她父母优秀得当的教育。母亲刘卫华是一位编辑,在刘亦婷0岁的时候就开始为她做早期教育,让她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在幼儿园就开始教她认识很多事物,让刘亦婷视野更加开阔,这是从小就打下的基础,对以后写作文,发挥想象力很有帮助。又在小学时期就为初中的“逆反期”打下基础,在初中为以后高考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养成临场发挥的坏习惯,要以真凭实力去完成。 刘亦婷的亲生父亲与她妈妈离了婚,但幸而她妈妈在刘亦婷小时候就直接了当地告诉她,免得以后留下什么祸根。于是刘亦婷的继父就出现了。妈妈很严格,有时脾气很暴躁,但爸爸却是另一个极端——很温和随性。他虽然对刘亦婷也非常严格,但懂得灵活应用,还有转弯的余地,懂得奖罚分明。在这么科学的教育方法与这么温馨的家庭里,刘亦婷怎么能够不成长为一个聪明有用的小女孩呢?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艾尔维修)”我认为这很对,只要努力学习,即使不是天资聪颖,只要肯努力,也可以成长为有用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那我不是更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么? 这本好像对我没什么用的书,竟然成了法宝。我把书给妈妈,她也如饥似渴地看,希望她也能把这一叠纸榨出更甜的甘汁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7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哈弗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是刘卫华和张欣武两位作家合手记录刘亦婷身边的事。  刘亦婷这个名字我们非常熟悉,她是我们心目中学习的目标。  其实,刘亦婷也是在重重的困难中走出来的。其中有一个情节,叫做《乱班毛病多,更不能随大流》,写了刘亦婷在上初中时,她语文老师因需要去语文考试,将刘亦婷这个班抛只不管。无奈之下,校长只好又派一名老师代课,但这个老师十分的不严格,导致班中十分的乱,老师经常是讲十分钟,维持秩序十分钟。  而且,刘亦婷后面还有两个调皮蛋,经过万分努力才调的座位。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班。班主任老师的父亲病了,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管我们,而且我又身为数代(数学课代表),不得不维持好班中的记录,这一而影响到了我的学习。我真是应该好好的学习刘亦婷。刘亦婷的父母和我的父母一样,都为了孩子的学习东奔西跑,走街串道,可我没有像刘亦婷一样珍惜这个机会,我读了这一段大有感悟,认为刘亦婷的环境与我的十分相似,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学习,想刘亦婷一样。  我一定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