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为何非要杀掉世间少有的神人关羽?

如题所述

三国之纷纷杀杀,使得多少原本猛将英雄都丧命于战场樯橹灰飞烟灭。其中,关羽之死,更是让义士垂泪。亲手杀死关羽的是吕蒙。吕蒙本也是一员有情有义之猛将。本该惺惺相惜,为何却是杀与被杀的关系?

这首先得从关羽的性格说起。关羽义薄云天、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可谓忠义勇三全之神人。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身上有一大致命弱点,或说是缺点——太自傲。他只看得上刘备曹操,其他人皆不入青眼。这种性格在他与东吴王孙权交往之中显露无疑。孙权作为君王,热脸来向关羽提亲。可是关羽却傲慢拒绝。吕蒙作为孙权手下,早就对关老爷的傲慢看不惯了。遂生怨恨。

吕蒙和周瑜同效忠于东吴孙权。二人也是多年交情,哥俩好。周瑜在战场上受的一箭之伤,正是来自蜀汉的关羽之手。周瑜也因为剑伤,不久而亡。古人多重情重义,为朋友两肋插刀。吕蒙自然心生不平,要为好友报仇。

吕蒙本人也乃一个骁勇善战之人。而当时,三国野战场,上上下下全都知道有这么个关老爷。关羽的大名远近播扬。坐上了英雄的第一把交椅,可谓面子上非常之荣光。在古时候,不比今人,爱在金钱上用戴名表、开豪车来彰显身段儿。古多战场,烽火硝烟。大多男子很自然地要以奋勇杀敌来建功立业,几乎每一个男子都有个驰骋战场的英雄梦。吕蒙也不例外。但怎奈关羽太勇猛,名头自然盖过了自己。吕蒙当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如果能够亲手杀死大名鼎鼎的关羽,可算是“扬名立万”了。可以美名永垂青史。再加上前面所言:关羽个性傲慢无礼,高高在上,平日里没少得罪人,估计也是激化了吕蒙对他的妒忌。新仇旧恨,还夹杂着自己的个人“面子工程”,他不顾孙权阻拦,执意要杀死关羽,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抛开个人性格,面子,本身二人也身在两个阵营。各侍其主。三国本就是乱世。为了各自的立场、利益集团打打杀杀争夺土地、物资、人民、美女也正常。关羽和吕蒙本身性格不合,互相看不上眼,再加上各自属于敌对阵营,于公于私,有矛盾互相残杀也难免。只可惜,关羽一世英明,忠贞不侍二主,正直义气,为时人所敬仰,却因为高傲的性格,而丧命于下。可见,人生在世,即便贵为皇世,即便身为大英雄,也要时刻铭记——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的训诫。

“你敬着别人一分,别人就敬你一分。你看不起别人一分,别人就憎恨你十分。”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说的话,忘了。总之,人活着,心要放平,人要自低。这样做人,没毛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1

因为东吴一开始就想和蜀汉决裂,甚至“联魏灭蜀”。谈及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这位“武圣”的身上可谓是笼罩了无数的光环:他是民间人人朝拜的“武财神”,也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关公”;他是道教的“三界伏魔大帝”,也是佛教的“护法珈蓝”....林林总总,都知证明了他在汉末三国时期,独一无二的“神人”地位。按理来说,东吴吕蒙抓住了关羽,囚禁也好,送回蜀汉也好,为什么要杀掉他呢?

这要从东吴方的战略姿态开始说起。很多朋友都以为,“夷陵之战”是刘备发动的,为关羽的“复仇之战”,但是这很难解释为什么关羽死后一年,刘备才姗姗来迟的开展了这场“大战”:如果我们翻开《三国志》的话,就知道这段历史背后另有隐情。其实夷陵之战更多情况下,是刘备的“无奈之举”,换句话说,就是东吴先动的手。孙权袭杀关羽之后,进军白帝,对西川虎视眈眈。根据当时的往来书信,孙权甚至打算“联魏灭蜀”,只不过曹丕想坐收渔利,他才没有成功。

刘备是谨慎的观察了曹魏方向的举动之后,确认了曹魏并没有“联吴灭蜀”的意思,才发兵迎击孙权。正是因为孙权一开始就准备和刘备彻底决裂,才毅然决然的杀死关羽。我们从客观上来看孙权想打的“如意算盘”,实在是太异想天开了。先不说曹魏到底会不会遂他的愿,就算他真的“连魏灭蜀”成功,难不成以他一国之力,还能抗衡西川中原兼而有之的魏国吗?这个计划,未免太荒诞了一些。

不过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早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吕蒙就已经有西进夺取蜀汉白帝;北上占领曹魏襄阳的“自杀计划”。这样一位擅长做白日梦的战略家,在后来转而寄希望于“连魏灭蜀”,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2个回答  2020-05-13
吕蒙之所以斩杀关羽,其实心情应该是复杂的,关羽是当世名将,英明盖世。如果不杀,吕蒙会落下不敢杀关羽的软蛋之名。 吕蒙杀关羽还有替孙权泄私愤之意。
第3个回答  2020-05-13
因为吕蒙所在的东吴和关羽所在的蜀汉是对立阵营,另外一方面就是将百战将军关羽斩杀能够凸显出自己的实力,从而提升自己在军队中的地位。
第4个回答  2020-05-13
关羽作为蜀军的一大战力,杀掉关羽将对东吴有着巨大的好处,为此,吕蒙必然杀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