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升是怎么破产的?

如题所述

一、河北旭日集团的前身为冀州市供销社,20世纪90年代初期,供销社独辟蹊径,在中国的传统饮料“茶”上做文章,率先推出“冰茶”概念。1993年,河北冀州供销社改名为旭日升集团。1994年,旭日升集团投入3000万元用于冰茶的生产和上市,并很快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市场回报。

二、旭日升的巨大成功引来众多竞争对手的跟风。2001年,旭日升的市场份额迅速从最初的70%跌至30%,市场销售额也从高峰时的30亿元降到不足20亿元。当产品先入者的优势逐渐被减弱,甚至荡然无存之时,管理上的问题也就随之暴露,尤其是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张,显得公司的制度和人才保障越来越滞后。

三、内忧外患之时,旭日升的管理层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企业高层大换血,把1000多名原来一线的销售人员安排到生产部门,把旭日集团的架构重新划分为五大事业部,包括饮料事业部、冰茶红酒事业部、茶叶事业部、资本经营事业部、和纺织及其他事业部,实现多元化经营。悲剧也由此而生。

四、大刀阔斧的改革还未让产品的市场表现“止跌回升”,组织内部就先乱了。当“空降兵”进入旭日集团并担任要职之后,新老团队的隔阂日益加深。1000多名原工作在一线的业务人员调回生产部门,变革使企业的价值链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矛盾不可避免地尖锐起来,企业出现了失控和分裂。

五、业已破产的旭日升已被中社旭日集团接管,其旗下商标正在被陆续处理,包括曾经赫赫有名的“冰茶”品牌。汇源果汁集团正式宣布通过竞拍获得“旭日升”全部164枚商标所有权。根据法院裁定,上述商标专有权归买受人衡水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所有。“旭日升”将作为独立的产品品牌,由汇源旗下的子公司来运作经营。

扩展资料

一、三年前通过竞拍拿到“冰茶鼻祖”旭日升商标的汇源果汁当时雄心勃勃表示要进军茶饮料,然而昨天,汇源方面证实,公司已做出暂停旭日升产品生产的决定。不过汇源还表示,会选择合适时机,重新将其推向市场。

二、据了解,当初汇源收购旭日升并非想真正重新振兴旭日升品牌,更多的是看中当地政府在土地等方面给予的一些优惠政策,另外,旭日升虽是曾经的名牌,但已落寞多年,上世纪90年代的消费者对它还有些情感,但这些人群目前已不是茶饮料的主力消费者;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来说,旭日升显得十分陌生。

三、旭日升用5年时间创造了一个企业快速发展的神话,但随着企业的快速扩张,企业管理成了制约旭日升发展的硬伤,粗放式的管理导致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激励和约束机制发生错位,不计成本地推行广告高空轰炸;此外,“旭日升”粗放的营销模式导致市场冲货现象不断,再到市场秩序混乱引发企业信用危机,“旭日升”已然坐困危局。

参考资料:人民网-汇源证实旭日升停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旭日升冰红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9
“打败"旭日升"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它自己本身”

旭日升 茶饮料品牌 从颠峰走向崩溃
在饮料业界,"旭日升"速升速落的发展历程是带有一定传奇色彩的故事.
然而—段恒中,这位历经"旭日升"变故的掌舵者,河北旭日集团董事长断然不会想到:旭日升竟然会成中国茶饮料的悲情"先驱".
其实,段恒中和"旭日升"这个茶饮料品牌也算经历过风雨和彩虹.只不过这一次,随着"旭日升"商标28日在苏州被强制拍卖,段恒中及旭日集团寻求资本图谋东山再起的种种设想将化作泡影.
尽管近年来业界有关"旭日升"衰落的反思时常出现在媒体或出版物中,但是段恒中却始终未曾露面,更没有总结出几大失误;当然,记者料他肯定也在冷静地反思,因为当初他就是在一片质疑声中将"旭日升"带入饮料业第一梯队的,而今他何尝不想在另一种质疑声中力挽狂澜
但是,"旭日升"从中国茶饮料业的肇始者到不甘茶饮料步入"群居时代"进而挑起名称之争再到败走麦城,段恒中和他的团队就像画了一个圈,他们在屯兵全国,买卖天下之后竟又缩居到了发家之地———河北冀州.
1999年,记者意外地在天津杨柳青的一家饮料厂看到了"旭日升"生产罐装流程,厂外装货的汽车排成了长龙.其时,"旭日升"在国内市场上正如日中天.2000年,"旭日升"独家赞助成都糖酒会,签了近2个亿订单的盛况让业界人士直咂嘴.
"旭日升"的传奇之处在于创造了一个空白的市场和创新了一种资产运作方式.仅1995年,他们在全国采取借鸡生蛋的运营方式利用租赁厂房或委托加工开设了23家分公司.
1993年,河北省冀州市供销社成立了河北旭日集团.1996年,"旭日升"冰茶的销量骤然升至5个亿,上演了"冰茶神话".在市场销售最高峰的1998年,"旭日升"冰茶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河北官员视察该企业和组织各地学习"旭日升"经验的活动就如走马灯一般.
但随着企业的快速扩张,企业管理却成了制约发展的硬伤,粗放式的管理导致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激励和约束机制发生错位,不计成本地推行广告高空轰炸,派出上千个营销人员寻找经销商,铺货,回款;此外,"旭日升"粗放的营销模式造致市场冲货现象不断,再到市场秩序混乱引发企业信用危机,"旭日升"已然坐困危局.
就在"旭日升"独占冰茶市场之时,康师傅,娃哈哈等对该市场觊觎良久的企业迅速推出冰茶系列产品要求"市场通吃".1999年,"旭日升"以"冰茶"是该公司品牌的"特有名称"为由向国家工商局提出保护申请.尽管工商局裁定:"冰茶"为旭日升商标的特有名称,其他任何企业不得使用.但事与愿违的是,由于数家品牌企业主打"冰红茶","冰绿茶"而成为市场新宠,"旭日升"则沦为孤家寡人走向落寞境地.
其实,一对老冤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互相制衡又互为竞争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两个跨国公司.而在中国近期发生的健力宝迟暮,乐百氏被洗牌,旭日升陨落等现象表明:一个渐趋成熟的饮料市场竞争体系已然廓清,市场上没有永远的霸主,只有永远的竞争对手.从某种程度上说,打败"旭日升"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它自己本身.
《非常营销》一书的作者这样做了一个假设:当初旭日升不是以保护,而是以主动竞争的方式,与康师傅,娃哈哈等一起把"冰茶"概念做足做大,其营销的前途又将是如何
2001年,旭日升的市场份额从70%迅速跌至30%,这一年,旭日升的追债官司不断,债权人的无奈和愤怒如剥笋一般不间断地将"旭日升"的债务官司大白于天下,"旭日升"就此陷入了资金链断裂和市场信誉崩塌的危机之中;2002年下半年,旭日升停止市场铺货,败走饮料行业,而康师傅,娃哈哈,统一等品牌的红茶,绿茶饮料市场热销.
面对困局,"旭日升"并不是坐以待毙."旭日升"的一位员工回忆说,2001年5月,"旭日升"为了和康师傅,统一争夺市场份额推出几个新品种,但我们一贯的低价策略竟演变成了"自杀"———赔钱.
内外交困之际,"旭日升"还进行了一次组织结构的大手术,高层更换为"空降部队",把1000多名原工作在市场一线的业务人员调回生产部门,而新老团队之间的隔阂,利益关系之间的重新调整削弱了企业凝聚力,使得原有矛盾激化,新矛盾层出不穷.不少人士认为,"旭日升"的这次自救适得其反,是一次变革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的失败案例.
虽然近两年来,坊间不断传出"旭日升"融资有望的消息,但最终却又都烟消云散."旭日升"也就不被人们经常提及.
如果说"任凭风云起,冷眼看纷争"是领队娃哈哈的宗庆后的阳谋大略的话,那么,段恒中呢 "待看山穷水尽,仰叹无力回天"又哪里是他统帅"旭日升"图谋霸业的初衷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5
有两种原因,一是三角债的产生,二是货物的积压。一般倒闭的都是这两个原因
第3个回答  2013-06-25
最大的问题:管理无方,人心不齐
其次的问题:决策失误,没有正面应对来自市场的竞争
第4个回答  2013-06-25
没有市场了呗。和健力宝的情况差不多的。

本人回答 如果满意 谢谢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