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美考研培训班选择北京弘时教育怎么样,弘时教育是多年清美考研培训机构吗?

如题所述

2019年之前的我是一个三本毕业的游戏设计师,熟悉游戏行业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加班不要命的行业。我只记得我最夸张的一次加班是从十一国庆一直连续7天加班到元旦,后来在一次公司体检的时候,发现我已经得了高血压。我本来蛮喜欢这个行业,但是再这样下去,我知道我透支的是自己的生命,于是在当时那个项目上线进入运营期后,我就跟公司提了辞职。
在家闲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我见到了之前一直在读研的高中同学小P,跟她聊过之后,她建议我:要不你也考个研吧?我忽然觉得这好像也是个选择,也许我可以通过考研来实现我改业的愿望。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都在研究这件事。首先,我已经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不想离开这里,那么我的备选范围就是北京的高校;其次,我年龄挺大了,估计我此生也就这一次深造的机会了,那么我就要考一个比我本科好的多的学校,不然实在没什么意义;再次,这应该是一个我比较喜欢的专业,最起码也是跟美术相关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查了一圈,特别是看了一些知乎上的分享,我觉得事情好像越来越复杂了,我对这些学校的了解程度都太低了,跟那些本科就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如何才能竞争呢?到底需不需要提前跟老师联系?参考书这么多究竟哪一本才是适合这个学校的?万一要是看错了,真是浪费生命。后来我在一个贴吧里看到弘时教育的老师在解答别人的提问,我觉得这些回答相对还是比较靠谱的,于是就打电话咨询了一下。结果一聊聊了将近三个小时,基本上解答了我的全部疑问,最终我选择了一个之前从没想过的选择:报考清华美院的艺术管理专业。

这个专业可以比较好的覆盖我的需求:学校首先没的说,专业考的美术史论和艺术管理概论,这两门我也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在管理方面我之前参加过公司的多轮管理层培训竟然成了我的一点点小优势。

决定了专业之后我就开始践行那门已经生疏多年的技艺:学习。虽然这时候我已经报了弘时考研培训班,每周也都去参加培训班的课程,但是我自己完全紧张不起,我真的要参加考试了吗?每天看看书,上上网,有时候还打打游戏……这时候,培训机构的陈老师建议我,要不你先参加一下央美艺术管理的预筛?我想也是,于是我捉急忙慌了写了一篇论文交了上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件事真的给了我极大的刺激,我必须紧张起来了。从这一天开始,我每天早上七点起来,学到夜里两点睡觉,就这样连续坚持了100多天,逐渐的找到了学习的感觉。
我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技巧:

1时间分配
我看到之前有的人分享说每天分成几个时段,但是这不适合我,虽说我这人启动比较慢,但是停下来要想刹车也慢,也就是说,我必须要保证一天只复习一门才有效率,所以是一天政治,一天英语,一天专业课这样来分配时间的。并且针对我自己的特点,我把每天的饮食改为一天两顿,早上起床我就直奔小区里的咖啡馆,先把基地车展开,然后去吃个煎饼,回来灌一大杯美式……等我再抬起头来就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这个时候我回家吃个中(晚)饭(饭),再赶到咖啡馆灌一大杯美式……
后来咖啡馆的老板被我的学习热情打动了,不但用美式的价格卖给我手冲,还配了一把咖啡馆的钥匙给我,让我走的时候自己锁门,这样我就可以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咖啡馆里学到半夜一点再回家。

2专业课学习心得
对于我这样一个跨考的学渣来说,并不存在什么优势科目,可以说所有的科目都是我的弱项。
在最关键的时刻,陈老师找了清华美院在读的一位同学给我辅导了一下,他一开始也十分不看好我,因为觉得我的本科和现在要靠的专业相差太远,但是在经过了几次辅导之后,他发现我确实很用功,但是他提醒我:艺术史不能只学古代艺术史,当代艺术史你太不了解了,而争议最大的问题又往往是当代的问题,所以你得把当代的部分再好好看看。另外不能只看课本,一些公认的艺术史经典也要看。他拿过我的手机,在京东上给我列了一份一千多块钱的书单,说先看这些吧,多了也看不完了。
我开足马力,像拖拉机犁地一样逐字逐句的把这些书里的每一个字都耕了一遍,任何一个词只要是我不知道,或者不理解,就马上查了写在旁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又写光了六根笔芯。
在看完了这些书之后,我发现我的知识已经很多了,但是艺术品和艺术家像一个杂乱的仓库一样连七八糟的堆在我的脑子里,在答题的时候,找不到一个清晰的观点,只能乱写。我忽然想到,我看的这些书,他们自己也是有观点的呀,于是我有回过头去用最快的方法,总结了这些书里每一章每一段的中心思想,以这些为脉络画了一张巨大的思维导图,然后把每一个画家、每一个代表作都塞进这张表格里……哇,直到那一天,我觉得我再也不用死记硬背这些画家的名字和作品了,去他妈的布鲁内莱斯基和普拉克西特列斯吧!现在都乖乖在我的脑子里了。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我思考一篇文章的时候,哪个时代的哪些作品比较模糊,我自己是立刻能意识到的,这样我就能立刻去补充复习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9
现代的智能手机,其本质是电脑这一大范畴内的一个市场细分,是一种便携的超小电脑。从原理上来讲其实都是一样的。
在功能与用途上,二者也并不完全重合,谁也取代不了谁。
二者的属性非常多,比如电脑有很多专业用途,而手机面向的是个人手持终端,比如通信、个人支付、一卡通、娱乐等。
娱乐方面是二者重合度最大的一块,但手机也无法全面取代电脑,就说游戏方面吧,去Steam上随便下载一款游戏,只要是最近十年出的,只要是大型3A游戏,基本完爆手机上的所有游戏。最简单的对比就是不同终端的吃鸡,还有就是比如对比一下辐射和明日之后,比如老滚现在也有手机版了,都可以对比一下,对比一下就会知道,手机只能是被完爆的那一个。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对PC了解非常少的人,一个对PC的了解越深入的人越无法提出这个问题,自己心里那一关其实根本过不了。我不是瞧不起手机,确确实实是手机和PC的定位完全不同,性能也必定完全不同。
手机对于我来说除了是基本的通信的支付功能以外,基本只有在不能用电脑的时候勉强用一下。
确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手机确实是可以在某些方面取代电脑的,如果只是刷刷微博聊聊微信刷刷知乎甚至轻度工作确实用不着电脑,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只会用手机,而不会用电脑。但这不代表电脑就不如手机,只能说你用不到而以,对于用得到的人来说还是电脑更好用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