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老舍、巴金、冰心等大作家在建国后没有什么佳作,是为什么呢?

如题所述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沈从文等这些大家的作品之所以出色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和事,有着深刻的社会含义。随着建国以来,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经没有当初那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人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所以很难再有那么好的作品。

一、时代背景影响文学作品

其实文学作品和时代背景有着莫大的联系,而作者经历又来源于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是一个非常大的宏观概念,它可以包含一切的人和事,文学作品是脱不开时代背景的,就如同生产关系脱不开生产力一样。

沈从文,巴金,老舍,冰心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学大家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相比于建国以后,其实是非常特殊的。他们生活的青春时代属于近代中国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建国以前非常混乱非常动荡的时期,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人和社会就被他们用笔墨带到了文学当中。

近代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社会动荡,身为文人名士的大家们对于人民遭受的苦难也深深地叹息,有人奔赴战场,有人奔赴国外寻找救国救民之术,也有人弃文从医以期用文字打动人心。身为一个文人,沈从文等人能做的只有用文字鞭笞愤懑,怜惜人民。他们用最深刻最真实的文字记录下当时社会的人,用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现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内心的苦闷和愤慨,或者用最善良最纯真的文字表达对美好的期望。

建国之后国家恢复统一社会安宁平定,社会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形中就使得文学作品少了跌宕起伏情节安排的基础。有句话说“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就是这个道理。沈从文等人在建国之后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了写作的基础。

二、建国前后对“人”的关注度天壤之别

近代中国国家动荡社会不安,再加上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关注的。而沈从文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被誉为佳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作品给予人非常深刻的关注。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活的载体,关注生活,关注人生乃至关注整个世界就不能不关注人,而且人道主义也是非常受重视的一个话题。在当时社会背景忽略人的情况下,那些深刻关注人的作品自然也就成为佳作。

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等作品记录了湘西人民的真实生活,用一个个美丽忧伤的故事展现了近代中国湘西边陲的人民和生活状态。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同样关注人,描述了人在封建大家庭中的苦苦挣扎和爱情悲剧。

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作品也是脍炙人口,同样记述了近代中国背景下的人民生活,而且偏重描写小市民。冰心则用最最纯洁最美好的文字和小诗,洗涤着人的心灵,描绘出人世间最美丽的真善美。

建国之后人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中国已经不同于以往任何政治制度,在这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国家中,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关注和关爱,不存在奴隶和压迫,体现在文学作品当中也不同于以往。

三、建国之后各种形式文学逐渐繁盛

新的时代有了新的思想,也有了新的审美,随着网络的发展进步,各种文学作品蜂拥而出。加之很多建国之前的文学大家经历了建国以后60到70年代的特殊时代,随着时间的推进也渐渐年长,所以他们基本上处于写作退休期,将创作的重任交给了年轻后辈。

白先勇先生说过“文学不死”,因为我们喜爱和庆幸有这些文学大家创作出了那样优秀的作品,所以对于他们后来的默默无闻有些惋惜,但其实,文学不会因为一些作家的隐匿而消失。

建国之后,莫言、陈忠实、路遥等等这些作家后来居上,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的重任,带来无数同样脍炙人口的佳作。中国是一个善于用文字和文学表达浪漫的民族,一个时代的辉煌隐没一定会有另一个时代的辉煌升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9

国内有很多知名的作家,像老舍,沈从文,巴金和冰心,在建国以前这些作家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但是在建国以后大部分的作家带来不了什么特别好的作品,其实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就是1949年之后很多的现代作家他们也不再去写作了,巴金在建国以后只写了一篇,矛盾什么都没有写,而老舍他虽然还继续的去笔耕不撤,但是除了一个《茶馆》获得了一些成就之外,其他的作品都不如之前写的一些作品,对于这背后的原因也有很多网友表示有一些好奇。


非常多有名的作家他们创作的黄金时期都是在建国以前,在民国时期大部分的作家都有一定的创作欲,所以会创作非常多的文学作品,而建国之后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写了一些比较多的佳作,获得了一定的文学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得到了一个较高的待遇,担任了一些行政部门或者是一些组织岗位的一些官职,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们创作的时间和空间都被挤压了,同时创作的动力也减少了。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文艺方面的政策有较大变化,建国之后提出了一个核心思想,主要是要求文艺要为工农兵去服务,它强调的不再是文学的一个艺术价值,而是强调文学的教育价值,要求作家们在文学创作方面降低自己的阅读门槛和创作手法,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作家就很难去进行一个多元化的创作。

建国之后的政策也不断的发生变化,有一些作家因为文革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不得不封笔,不再去写作。另外就是意识形态的变化,国家体制开始遵从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这就让很多作家他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而言之作家他们创作欲减少的原因是比较多的。

第2个回答  2022-05-13
很简单啊,因为他们在建国后年纪都比较大了,思维方面没有年轻人那样活跃。而且,建国后他们的社会工作都比较繁忙,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搞文学创作。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思维和灵感是非常重要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3个回答  2022-01-09
因为沈从文,老舍,巴金,冰心等的大作家在现代文学上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就,在建国之后,大多都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行政组织岗位,工作特别忙,没有很多一段时间再进行创作了,再加上文化政策的变动,他们的创作和写作风格跟时代已经有了差异,综合各种原因也就导致了他们都创作少了。
第4个回答  2022-07-21
沈从文没有佳作是真的,实际上他也没有任何作品。最初的惊吓过后,他还想写土改,却发现写不了,就从此搁笔了。老舍建国后是有好作品的,而且不止一两部。巴金本来水平有限,激流本来就他的巅峰之作。晚年小品文还是不错的。冰心情况和巴金差不多,早年全凭一片天真打动读者,中年以后就乏善可陈,反倒是晚年,复归平淡后的文章读来格外动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