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评课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海上日出》是来自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校吴老师带领四年2班的同学们呈现了精彩一课。

       上课伊始,吴老师通过对话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继而围绕一组日出的图片谈感受,整个导入轻松自然,为这节课的开展起了个好头。接下来,吴老师提出了课文朗读的要求,学生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的同时并思考问题——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些景象。在检查字词掌握环节,吴老师基于学情重点拎出了两个易错字:镶和范。通过结构的辨认,学生将这两字记于心中。接着,吴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海上日出的几个景象,并做了段落的划分,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学生快速找到了表达巴金爷爷感受的句子: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简单的句子,吴老师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好这句话,学生在多次有趣味的朗读中,把握了“奇”这一字眼。

       围绕“奇”,吴老师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日出?圈出关键词。学生在任务活动的驱动下主动到文章当中寻找有关的关键词,并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单上的图示。通过图示的整理,学生将一大段文字读短了,在学习活动中锻炼了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了解了日出变化之后,吴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大作家巴金写出日出变化地绝招。学生通过探讨认识到:想要写出一种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使用时间词。最后,吴老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一个雷雨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雷雨来临时的变化,尝试着用上时间词将雷雨变化写清楚。媒体的介入,为课堂增添了一份活力,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愿意尝试着去写出自己的观察。

       总的来说,吴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娓娓道来的上课方式收到学生的欢迎。整堂课的设计十分用心,环节安排十分紧凑,字词落实扎实,阅读也做到实处。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教研组同仁们建议吴老师缩减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为后面的练笔增加时间。除此之外,同仁们建议吴老师多多走入学生中间,做到真正和学生进行对话,兼顾全体学生,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