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八佾篇3.9:“吾从周”地缘由,始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一章,既:《论语·八佾3.9》是给后文,也既是:《论语·八佾3.14》所做地铺垫,实际上,也 是给《论语 · 八佾3 . 14》 所 做地 : 背书了 。

道理是一样的。《论语·八佾3.14》:“ 子曰 :‘ 周监于二代 , 郁郁乎文哉 , 吾从周 。’” “吾从周” , 即 : 我赞同周朝的礼仪制度 。 道理是这样的 。

为什么 , 孔子赞成 、赞同 周代的礼仪制度 ,并不是说,孔子身为周朝人,说话、举止,就要“向着”周朝,这只是一方面。

实际上,起码在春秋时期的有识之士,或者叫:“知识分子”们……罢, 起码在那个时期 , “士”这个阶层地人 ,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及形势的判断上来说, 还是比较客观 ,且 公正的 。故,并不是孔子是周代人,就“向着”周,其实,也有一说,是:孔子是殷人。当然,那是另一方面儿的问题,属历史问题。

不是哲学问题 。 孔子是不是殷人 , 尚不能下断语 。但以 《论语》中所表述的孔子为人 , 他定不会为了官职俸禄 , 甚至荣华富贵而说谎 , 昧心 。

《论语》中的孔子 , 应不是这样的人 。《论语·述而7.12》记载:“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出自《论语·述而7.12》)何谓:“可求”,或:“不可求”。 这个 ‘ 可不可求 ’ 的评判标准 , 是甚么 。

答案 , 既 :“ 富贵可求否 ” 的答案 , 就在一个 :‘ 义 ’ 字上 。

道理是一样的。在这点上,《孟子》中的孟子,与《论语》中孔子的观点,基本相符。 陈臻问曰 : “前日于齐 , 王馈兼金一百 , 而不受 ; 于宋 , 馈七十镒而受 ; 于薛 , 馈五十镒而受 。 前日之不受是 , 则今日之受非也 ; 今日之受是 , 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 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陈臻问:“ 先前在齐国 , 齐王送您一百镒好金 , 您不接受 ,在宋国,送您七十镒,您接受了。在薛, 送您五十镒 , 您也接受了 。 前日之不受是 , 则今日之受非也 ; 今日之受是 , 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 敢问 , 这是为什么呢 ”。 孟子曰 :“ 皆是也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 若于齐 , 则未有处也 。 无处而馈之 , 是货之也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以上 , 出自《孟子 · 公孙丑下》 )

“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 说明了孟子对于钱财的看法 , 基本上继承了孔子的 :“ 义取观 ”。道理是一样的。子曰:“ 不义而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出自《论语·述而7.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说明孔 、 孟之儒 , 对于钱财 、 荣华富贵所能带给自己 , 以及己身边人的享受来看 , 孔 、 孟之儒们 , 更注重钱财 , 以及荣华富贵的 : 来历 ( 路 ) 了 。

道理是这样的 。一样的。 来路不正 , 名分不正的荣华 ,“ 于我如浮云 ”。

1.

即 :“ 不义而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 道理 , 是这样地。 孔子对荣华、以及富贵是这种态度, 因为对于一个 ‘ 向内求 ’ 的人 , 而言 , 对于一个 , 比起外在 , 更注重内心成长的人来说 , 对于一个注重 : 养 ( 阳 ) 气 , 的人来说 , 最重要的一点 , 就是不能在外 : 亏心 。 亏心 , 则 : 气馁 。 那是不利于 ( 内心 ) 健康成长的 。

道理是这样的。孟子曰:“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 , 无是 , 馁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行 , 有不慊于心 , 则馁矣 。 故 , 对于钱财 , 以及官职 , 这些外在的东西 , 外在地虚名 ……对于注重‘内修’的儒家而言,如果接受,那确实要有很高地:道德要求了。

道理是这样的 。“ 齐人归女乐 , 季桓子受之 , 三日不朝 。 孔子行 。”(出自《论语·微子18.4》)“ 三日不朝 , 孔子行 ”, 就是说 : 我和你们说不到一块儿去 。

2.

所以,综上所述, 由此可证 , 起码在《论语》中所表述 、 标明地 : 孔子 ,“ 污不至阿其所好 。”( 出自《孟子 · 公孙丑上》 )“ 污不至阿其所好 ”,即是说: 再怎样“污” , 也不至于偏袒他所喜好的人 ( 或国 )。

这句话, 既 :“ 污不至阿其所好 ”, 也可拿来印证《论语 · 八佾3 . 14》 子曰:“ 吾从周 ” 的事 。孔子为什么“从周”;一、不为荣华。“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出自《论语·万章下》)

“ 可以处而处 , 可以仕而仕 ”,说明孔子对于官职、虚名,不是太看重。

3.

二、不为富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出自《论语 · 述而7 . 16》 ) 说明一切 。一不为荣华、虚名,二不为富贵、享乐。 孔子的 :“ 吾从周 ”, 是客观的 。

4.

这是鄙人,所得的结论。至于 为甚么客观 ,那 即是《论语 · 八佾3 . 9》所要表达地内容了 。 子曰 :“ 夏礼吾能言之 , 杞不足征也 …… 足 ,则 吾能征之矣 。”( 出自《论语 · 八佾3 . 9》 )孔子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出自《论语·八佾3.14》) 是在充分对比 , 和了解过夏 、 商 、 周三代地礼仪体系 , 以及礼仪制度之后所做地客观 、 现实地决定 。

5.

而无关感情 , 和其它方面问题了 。道理是一样的。

同时 , 《论语 · 八佾3 . 9》也作为这种充分 , 和客观地证据 , 为《论语 · 八佾3 . 14》做了备注 , 和说明 。 这是 “ 卯榫结构 ” 的《论语》最主要的特点 , 之一了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