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如题所述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王全营(省社科院研究员):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font][/color]

[color=#000][font=宋体]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民俗。中原民俗文化与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轩辕黄帝的传说共生、共长,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辐射,中原民俗文化根系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张振犁(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大学教授):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征。民俗就其总的特点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它的文化土壤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更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中原民俗很古老,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盘古。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这些传说也最完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础和骨干,根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孟宪明(河南省文学院一级作家、民俗学家):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以女娲神话为代表的中原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根系,从中衍生出一个个古老的民俗。

我们常常视大地为母。这种深刻的地母意识,肇源于女娲的抟土造人。

汉人重土葬。强调吃土还土,入土为安。古人以为,太阳死于西天葬于大地,翌日再生而跃入碧霄,是大地母亲给了它帮助。伟大如太阳尚且如此,况渺小如人乎!这也就是汉人所以土葬的原因。

女娲神话还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信仰和最强烈的共祖意识。伏羲、女娲、神农古称三皇,据说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祭祀。今天中岳嵩山上的三皇寨,还有在中原多处存在的三皇殿、三皇庙及其庙会,就是此一风俗的遗存。在中原,捏泥人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尊奉的祖师也是女娲。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弥散于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原一些地方,刚生出来的孩子,接生婆一定要让其在地上站一下,取“落地生根”的吉意。甚至给孩子取名,也要带上一个泥土的字眼。

女娲补天的“灵石意识”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玉者,美石也。古人佩玉,象征身份,表现品德,还以玉辟邪。盖房子是大事。打好了地基垒上了碱脚,怕夜里妖邪入住怎么办?拿一块石头放宅上,于是百鬼避匿。房墙对着大路,宅相谓之不吉。刻一方“泰山石敢当”垒上墙壁,也就百事顺遂。

女娲神话的“补天情结”还直接产生了汉民族的天穿节。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各地时间不一),各户皆烙大饼一张,由家中主妇在饼上扎带着红线的大针一枚,然后架梯子扔到厨房顶上。民间传说,于女娲补天的日子效法女娲补天,必能五谷丰登不降天灾。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高天星(河南民俗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教授):中原民俗文化还有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变异性等特征。

集体性: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中原民俗是中原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流传、完善和创新都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

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

扩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许多产于中原的民俗因中原地理位置的中心地位和便利传向四面八方,影响了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俗。如岁时节俗、一些民间文艺活动、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3
春节
俗称过年,时间从初一至十五日。正月初一接年祭祖、初一零时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辞旧迎新,即“开年”。这一天,一般不走亲访友,有的人吃斋,人们出门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等。初二拜年,各家各户亲戚朋友互相来往拜年。一般是晚辈携带礼品到长辈家里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贺年。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开市贸易。初七为人日,老人说这是众人的生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热粽子吃;晚上还杀鸡饮宴。初八有谷日节之说,初九有天日节之说,也有的地方称天公生,初十是地日节也称石头节。 初十一到十五的元宵节等。乡间在十二日、十三日这两天,欢聚在庙里观看演春傩和师公戏。
元宵节
元宵节的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灯节,以闹花灯、观灯为主要内容,并吃糯米面做的元宵,在此之前有舞龙、舞狮,舞龙的标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烧狮”。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晦邪气扫掉。每年舞狮舞龙活动持续到元宵节。
清明节(寒食)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 祭祖、扫墓清明前后几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饭,备上祭品去拜山(即扫墓),以祭祀先人。现在人们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革命烈士的光辉业绩。 寒食为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依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 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有传说在清明节这天吃点“寒食”一年内就可以放心吃“寒食”了。
糍粑节 、药王节
四月初八,邕州官话有句民谚:四月八,吃“腊萨”(即垃圾)。相传此日又为神农药王诞期,神农氏尝百药,治百病。所以一些妇女在这一天到近郊采摘臭藤、白头翁、野艾之类的植物,以糖及大米粉制油糍粑,名曰吃“腊萨”,说是可以治百病。这天还有浴佛节之说,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
端午节
五月初五,亦称“端阳”、“端午”、“端五”。这一天,各家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又名凉粽或三角粽或粽子。人们还用艾绒制成猴状或三角符状的香囊或彩色丝线缠成的菱角等挂在小孩胸前以防病;有的用红绒丝织成的小网兜装着一颗臭珠(即臭丸);有的则用雄黄、臭黄、朱砂等中药包在一只小布袋里,袋里用红绿绒绣以各种动物图案和吉祥字样,称为香包。人们用当天从街上买回来的香蒲草、艾叶枝、酒饼果叶、路边青等草药来煮水洗澡,说是可以治皮肤病及去邪气,还有赛龙舟、悬艾和菖莆于门辟邪等,又称端五节、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雨节(关公磨刀日)
夏历的五月十三。雨节又叫关公诞、关公磨刀日,众所周知,我国民间关公崇拜的现象非常普遍,关羽被附会成了各种神,这是一种民间信仰文化现象,关公和下雨联系了起来,使他具有了一定的“雨水神”的属性。
天贶节
六月初六,乡间各家各户用新米煮饭吃,称“食新节”。初六这一天,还杀鸡煮肉,到田头祭祀田祖,祈求晚造丰收。人们还把家中衣服棉被拿到户外曝晒,故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谚语,亦称姑姑节
七夕节
阴历七月初七 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神话,青年妇女供奉瓜果,向织女“乞巧,还有传说七夕之夜在葡萄藤下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话和七夕之夜所有喜鹊都要为他们相会搭桥即:鹊桥。
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有说十四日)又称盂兰节,主要是祭祀已亡故的先人,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地藏节 农历七月三十日。
中秋节
八月十五,亲朋好友,习以月饼相馈送;出嫁女儿,也买月饼、柚子等回娘家。晚上,合家团聚,在当空之处,摆上月饼、茗茶、蜜柚、花生、九爪芋等食品,焚香拜祭月神,叫赏月。小孩手拿各式花灯,如刘海戏金蟾、走马灯等,游街串巷,嬉戏为乐。有的小孩还把酸柚挖空,插上点燃的蜡烛,空柚皮上雕上四个金钱洞,在街上踢滚玩,叫做“剥碌灯”(即柚子灯)。
重阳节
九月初九,又称敬老节,古人以为九是阳数,百月都逢九,所以称重阳。这天人们佩茱萸、赏菊、饮菊酒,到郊外登高放纸鸢,以舒展情怀,是举行秋季郊游的节日。
祭祖节
十月初一,民间有祭祀祖先之俗,并剪制冥衣送到祖坟前焚化,叫做“送寒衣”。 又称十月朝、烧衣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下元节(下元水官节)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3
多元性与复合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