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法律

如题所述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1、 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误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2、 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
3、 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包括下班时顺道买菜的情况。

4、 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
5、 如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
6、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学校、精神病院受到损害,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答: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因这些单位没有尽到监护职责而受到伤害,这些单位应适当给予赔偿。单位有过错的,亦应适当承担责任。

7、 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注:诉讼时效为还款日起3年)
8、 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或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可能触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9、 如果您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您提供法律帮助。
10、如果想写遗嘱,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亲自签名。让人代书,一定要两个以上证人在场见证,代书人、见证人、遗嘱人都要签名,最好委托律师见证并执行遗嘱。
11、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答: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
12、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吗?
答:抚恤金、生活补助费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中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一般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13、双方不登记结婚,但已摆传统的结婚酒,是否符合事实婚姻?
答:新的《民法典》无“事实婚姻”这一说法,如双方不领结婚证,则在法律上没构成婚姻事实,法律上定义为“同居关系”。原则上这种情况是不受《民法典》保护的。
14、如何从法律上判断民间借贷是否合法?
答:民间借贷属于高风险事件,法律规定高于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借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15、请律师打官司时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1)要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
(2)律师代理权要清楚;
(3)将律师代理费交给律师事务所;
(4)对律师应讲实情;
(5)对律师的许诺或暗示要有正确的认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