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经过修订的“史上最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将于明天(12月1日)正式施行。

第1个回答  2019-12-03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共享文档2013-06-295页杨晓霞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各种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对此,有的医生提出,为了保证家庭的食品安全,提倡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做到净、透、分、消、密这五个字。净从市场买回的蔬菜,先要浸泡一段时间(一般为20~30min),然后冲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去除蔬菜中一部分残留的农药。其中,果菜和根菜浸泡和冲洗的时间可以少一些,叶菜浸泡和冲洗的时间则应当长一些。需要削皮的蔬菜一定要将皮削去。另外,为了减少维生素的流失,蔬菜应当先洗后切。透食物的加热一定要到火候,也就是一定要把食物做熟了,不能盲目追求鲜、嫩。只要食物做熟了,食物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与卵等就会死去。要少吃生猛海鲜,不吃涮得不透的肉以及未洗干净的生菜等,避免将附着上面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与卵等吃进体内。分做菜时一定要生熟分开。切熟食时要用专用的刀和案板,使用前还要将刀和案板清洗一下。冰箱不是保险箱,熟食不能存放过久。病人和健康人的餐具应当分开放置。病人的餐具应严格消毒。家中的有毒物品如杀虫剂、灭鼠药等,标志一定要明显,并且不能与食品混放在一起。消消就是消毒。开水煮沸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消毒方法。餐具经过清洗可以去除大部分微小生物,如果煮沸几分钟则效果会更好。密密就是密闭存放。由于一些家庭现在都有暖气和空调,即使冬天的室温一般也都在十几摄氏度以上,所以,由于细菌的大量繁殖,暴露在外的剩饭、剩菜很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剩饭、剩菜一定要及时放到冰箱或冷凉的地方,并且不宜存放过久。中小学生更应当关注食品安全。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专家要求中小学生做到以下8点:1.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并且由于糖分含量多而热量很高,中小学生经常饮用这样的饮料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等,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3.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避免农药中毒。4.选择包装食品时,要注意识别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5.尽量少吃时间过长的剩饭、剩菜。如果吃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6.不吃没有卫生保
第2个回答  2020-06-27
日常生活中和保确保食品安全。首先,你购买商品时要看商品的保质期,生产日期等,确保商品的日期在允许食用的范围之内。其次,日常要生熟食分开使用案板,鱼肉类的食物要确保煮熟方可食用。第三,购买食品选择正规安全渠道购买。
第3个回答  2019-12-03

你好。

日常生活中想要确保食品的安全,首先要从自我的防范意识开始。不随意买街边摊,购买食品要认准安全标志,去有营业资质的商场或市场购买需要的食品。买回来后的食品进行必要的消毒再食用。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保证不会有农药残留。其他食品,也要进行相关的安全步骤。

第4个回答  2019-12-03
1.要选购带有QS标志的食品。这是企业获得生产许可的标志。
2.用感官初步鉴别。是否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
3.挑选食品时看包装。观察包装物有没有破损,印刷是否正规,避免买到受到污染或者假冒的食品。
4.注意看说明和标签。标签涵盖了产品的许多重要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应当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购买的食品在保质期内。
b) 食品的名称必须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如果没有规定的,应当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或者俗名。
c) 《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食品标签应标明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食品中只要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就必须在标签上明示。企业在配料中会单独注明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注意看一下食品配料中的添加剂标注情况。另外特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还应当注意其标签上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5.要去正规超市、商场或商店购买食品,因其对进货渠道把关比较严,产品质量比较有保证。同时,要注意收集政府部门在媒体上发布的食品质量信息。此外,发现食品质量问题要及时向销售商、生产企业或者质监部门投诉,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第5个回答  2020-06-27
常言道病从口入,确保食品安全每个人都知道的,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到就不容易,所以我们只能说尽量的保证食品安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出厂日期和保质期,不买快要到期的食品,家里食品和餐具保证卫生,每餐饭菜随烧随吃不隔宿,如果外出吃饭招待客人要用公筷等等,请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