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做好幼儿生活区的指导与管理?

如题所述

做好幼儿生活区的指导与管理的方法:
一:活动的内容由老师喜欢变为幼儿喜欢
以往游戏的内容总是由老师定,或是提供鞋垫、鞋带练习系鞋带的技能;或是提供纽扣练习扣纽扣。孩子们只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操作,麻木的一遍一遍的练习。对于幼儿是否真正喜欢这个活动,老师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一次无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玩娃娃家非常感兴趣,何不以此为主题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呢?经过多方的考虑,我以“小鬼当家”这个主题贯穿在幼儿生活区的游戏中,开设了“给娃娃喂食”、“给娃娃穿衣”、“给娃娃擦嘴”等一系列的生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吃饭、穿衣、擦嘴、洗脸等生活技能。大胆地尝试和创新使师生都受益非浅。孩子高兴了,教师轻松了,本领也学会了,何乐而不为呢?
二:活动的材料由教师准备变为师生共同收集
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呢?通过观察我发现越是老师准备的精心、漂亮的材料,幼儿越是不感兴趣,他们对于一些与自己的生活离得较近的游戏材料较为喜欢。在“小鬼当家”这一活动中,我与幼儿一起收集了雪碧瓶,进行制作,变成一个个娃娃,在瓶面上开了个口,当成是娃娃的嘴,用于“给娃娃喂食”的游戏。我还与幼儿一起收集了幼儿小时侯穿过的旧衣服、旧袜子、旧鞋子、小毛巾、小杯子等许多幼儿自己的物品。幼儿对这些物品非常的喜欢,幼儿在游戏时,把娃娃当作是自己,玩起来很投入和逼真。另外,我们还结合季节,开展“为娃娃做菜”这一活动,让幼儿自带一些豆荚、花生等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这一系列的材料的准备与投放,减少了教师许多的麻烦,抽出许多的时间去引导幼儿游戏。
三;游戏的时间以不变为变
在组织幼儿游戏时,一般都有一个较固定的时间段,但光靠游戏的时间幼儿能提高多少呢?在游戏中时间少,教师指导的面太小,一次活动下来,老师只能顾及少数孩子的指导,大多数孩子都是自由玩。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幼儿生活区的内容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开展活动,这样锻炼的机会多了,老师指导起来也能做到全面有序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4
幼儿园日常生活居家教具 日常生活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基本动作能力,学会照顾自己、照顾环境,进而学习彼此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能力,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合群、自信的个体。随着教具的取拿、操作和收放等练习,可以培养孩子的秩序感、专注力、动作协调能力,这些都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家”是孩子练习日常生活教育最棒的场所。孩子一早起床需要换衣服,此时就是练习穿脱衣服的最佳时机,所需要的材料是衣服和成人;起床后需要整理床铺,所需的材料是床上的用品和成人;想喝水时,孩子可以自己拿杯子装水,材料是水壶和杯子,重点是要放置在孩子可以取拿的高度,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增进协调力;吃餐点前,先将双手洗干净,然后自己拿餐具夹点心吃,餐后自己整理收拾,以及将餐具洗干净、擦桌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