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夫人因何迟迟不办宝玉跟宝钗的婚事?

如题所述

《红楼梦》里薛姨妈用金锁配宝玉很委婉的向王夫人表达有意把女儿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后,王夫人对薛宝钗就事事观察,如薛宝钗处事得不得体、薛宝钗大不大方、薛宝钗能否管好贾府的人。薛宝钗交出了一百分的答卷。

王夫人选中了薛宝钗,还与贾元春结成同盟。这在贾府形成了共识,王夫人支持薛宝钗,贾母支持林黛玉,双方是势均力敌,谁要先开口,就会引发家庭战争。就这样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婚事被晾在一边了。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王夫人办不成宝钗、宝玉的婚事,压力来自于贾母一样。

贾宝玉的婚事,贾政、王夫人才有真正的决定权,没说祖母之命的。贾政、王夫人对看好的姑娘,完全可以给贾宝玉定下来的。贾母要提的林黛玉,从现实来看,是比不了别的姑娘的。贾政、王夫人拿家族的未来,就能把贾母的嘴“堵死”的。

牡丹认为,没有贾母、林黛玉,王夫人也不可能很早就把贾宝玉、薛宝钗的婚事给办了。

首先,贾政不让贾宝玉早婚。赵姨娘想让彩霞做贾环的姨娘,就利用侍寝的机会去求贾政。贾政原本对爱人是有求必应的,可这一次贾政连爱妾的面子都不给。

贾政搂着爱妾说道“再等一二年再说”。这还说的是贾宝玉娶妾的事,都要等几年再办。一般男主人都是先娶妾,贾琏没娶正妻之前,就有几个侍妾。贾宝玉跟他的琏二哥哥一样,先有妾,后有妻的。

贾宝玉要个妾,父亲都要他再大一两岁再给人。娶了妾,不能马上就娶妻吧,得再过一二年,看来薛宝钗要嫁贾宝玉,最少也得等三四年。

这不能怪做父亲的贾政。贾宝玉、贾环兄弟两肯下死功夫读那些应试文章,把举人、进士这些文凭考到手,有了做官的敲门砖,贾政会说“儿子们,你们都是大男人了。再不结婚,都成剩男了。”贾政、王夫人就如现在那些催婚的父母,今儿给贾宝玉看这家姑娘的画像,明儿看那家姑娘的画像。

王夫人迟迟不办宝玉跟宝钗婚事的原因,主要的压力不是来自于贾母,真正的压力来自于贾政,以及她自己,他们夫妻心疼贾宝玉太小,伤不起呀。他们的爱太无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贾母并不能像兴儿说的,“老太太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事实是贾母并不能作了宝玉婚事的主,因为自古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却没有祖母之命的的规矩。
应该说,自始至终,贾母在内心都是力挺黛玉和宝玉的木石前盟的。那么黛玉和宝玉相处的几年时间里,贾母为何一次都没有正式提过黛玉和宝玉婚事的事?
仔细探究你会发现,这里藏着贾母的大智慧,也有一个高龄老人的无奈,“源易缘”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下。
一锤定音:谁都没有把握
贾母在荣国府即使再有权势,王夫人和贾政不开口,这件事是做不成的。贾母能做的只是找一个适当的时机,以贾政和王夫人不可辩驳的理由做成这门亲事,而这个时机贾母一直没有找到。
而贾政这个人,不以俗物为要,是一个除工作和读书下棋外,余事多不介意的人,因此宝玉婚事这件事就在贾母和王夫人的博弈中呈现拉锯战,而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过招,从来没有摆到明面上过。
之所以贾母和王夫人一直都没有把给宝玉说亲提到明面上,是因为这件事双方谁都没有一锤定音的把握,贾母没有,王夫人同样没有。
第2个回答  2019-09-20
因为她有自己的想法,觉得两人太早结婚也不太好,所以迟迟不肯办婚礼。
第3个回答  2019-09-19
王夫人选中了薛宝钗,还与贾元春结成同盟。这在贾府形成了共识,王夫人支持薛宝钗,贾母支持林黛玉,双方是势均力敌,谁要先开口,就会引发家庭战争。就这样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婚事被晾在一边了。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王夫人办不成宝钗、宝玉的婚事,压力来自于贾母一样。
第4个回答  2019-09-20
因为他一直在犹豫,一直在等待一个非常合适的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