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记中--刺客列传 翻译

如题所述

曹沫也就是曹刿,中学课本中那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论战的曹刿。按照周朝的成分划分,他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公民,充其量是处在宗法体系的最下端的士。不过他是一个合格的好公民,当祖国鲁国遇到外敌(齐国)武装入侵的时候,他没有逃避,勇敢地为肉食者出谋划策,在长勺一战成名。
  
  当时的国君是鲁庄公。他是一位喜欢武力的国君,而曹沫不但有智谋,还孔武有力,鲁庄公很欣赏曹沫的才华,任命他为将,和强大的邻国齐国作战。
  
  可是,很不幸,他们的邻国齐国的国君是公子小白,就是春秋五霸第一霸的齐桓公。在正面战场的交锋中,曹刿没有再次上演长勺之战的神话,三战三败。印证了弱国在长期战争中不能胜利的真理。
  
  于是,鲁庄公不得不采取屈辱的政策,割让了遂邑一块地方给了强大的齐国。但是他没有追究曹沫的责任,仍然任命他为将。曹沫很感激庄公的信任,在心中勾画着报答庄公知遇之恩的蓝图。
  
  机会终于到来了。齐国在胜利后通知鲁国在柯(地名)会盟。
  
  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中,会盟是一种很重要的仪式。其实质就是大国,或战胜国一次扬刀立威的表演,那些大国国君的霸主地位就是在这些会议上得到最后确立的。众多小国都是配角,他们就是那些衬托强国的绿叶。他们被迫宣誓效忠于盟主,紧密团结在盟主周围,为盟主的霸主事业奉献自己国家的人力物力。也宣告自己的附属国地位的确立,和大国政治地图的划分,这和近代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没有本质的区别。
  
  不过曹刿这次要成为会议的主角。他在怀中藏了一把匕首。跟随着鲁庄公走上盟誓的土坛,鲁庄公是知道曹沫的计划的,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君主,他不愿意周公的子孙受姜子牙后代到侮辱,既然正面交锋得不到便宜,那么也许用其他的方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前面齐桓公和他的仲父管仲已经在等候了,带着胜利的喜悦,看着坛下经过改革而强大的齐国常备军,他没有理由不感到骄傲。
  
   这时候鲁国君臣到了,双方按照周礼见面,宾主就共同的话题开始了所谓友好的谈话。
  
  谁也没有想到曹刿这个时候,右手已经伸进怀里握住了匕首,突然了他出现在齐桓公的身前,一把抓住了齐桓公的衣服,与此同时,匕首已经架在齐桓公的脖子上,整个会场震惊了,谁也没有想到曹刿竟然如此胆大,桓公左右的武士和大臣谁都不敢动弹了。
  
  齐桓公不愧为一代霸主,他虽然惊慌失措,可是仍然用较镇定的语气问“阁下想要干什么?”曹沫冷冷说到“齐国强大,鲁国弱小,然而齐国作为大国却加强对鲁国的侵犯,现在我们鲁国都城如果倒塌的话,就压在你们齐国的境内了,希望你能好好考虑我的想要的东西”,曹沫的意图很明确,就是您归还我们的领土。
  
  齐桓公不想答应,可是匕首架在脖子上,万一这个家伙不要命了,自己也就白白搭上了。可是国君的面子让他一时没有回答。还是管仲镇定,他忙上前说我们愿意归还侵占贵国的领土,您可以放了我们的国君了吧?齐桓公见有了台阶下也点头答应了。
  
  曹沫于是扔掉了匕首,走下盟坛,站在臣子的队伍中去,气不长出面不改色,言谈举止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的一样,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可是,我们会疑问了,就这么就完了,按现在常理应该劫持齐桓公把自己和鲁庄公送到安全的地方,等到齐国归还了鲁国的土地再放走齐桓公阿,万一齐国反悔了,曹沫可庄公不就全报销了吗?所以啊我不得不佩服春秋时代我们先人的品格和风范。在那个时代,信誉是重要的,诚信在相当大程度是社会准则。
  
  当时齐桓公非常恼怒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一个小小的大夫劫持了还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奉还。于是想毁掉刚才的话,管仲这时候说话了,“不可以这样的,为了自己的痛快贪图小利,背弃信义与诸侯面前,就让我们在天下面前失去了公信力,不如给他们,好让天下诸侯知道我们是讲诚信的”。齐桓公觉得有道理,也是按照约定归还了鲁国的土地。
  
  曹沫用恐怖主义手段收复了自己丢失的土地,齐国在诸侯中间得到赞许,继续自己的霸业。可以说是个双赢的结局。
  
  不过应该感谢那个以信义为规矩的时代,因为这时最后的贵族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和平的刺杀恐怖行动。结局是皆大欢喜,没有流血,没有牺牲。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个时代结束了,曹沫,这个集谋略,武力,勇气与一身的好公民生存的土壤在风中散去,留给后人经验和教训
  
  一,个人英雄主义或恐怖行动是弱势一方对抗强者的法宝,这个经验被古今中外的诸多人士继承并发扬光大。
  
  二,强势方对宝安重视程度增加,对信义的蔑视在增加。其实曹沫的行为何尝不是对信义的背叛,对会盟制度的破坏,他应该感谢齐桓公和管仲的大气,可是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诚信的没落。使他的行为称为了个例。后世再无齐桓公,弱势一方的刺客很少再全身而退。这也是一种讽刺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0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6�1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第2个回答  2013-06-20
曹沫者,鲁人也,①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②犹复以为将。 注①索隐沫音亡葛反。左传、谷梁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此作“曹沫”,事约公羊为说,然彼无其名,直云“曹子”而已。且左传鲁庄十年,战于长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