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湘的历史

如题所述

临湘,地处湖南省东北边陲。唐虞时为三苗之地,春秋战国属楚,秦汉至唐分属长沙郡、下隽地、巴陵县。994年[宋淳化五年]建王朝县,996年改名临湘,此后隶属屡改,县名一直沿用至今。1992年12月改为县级市。现域总面积1720.04平方公里,耕地45.53万亩,人口50万,辖13个镇、7个乡、2 个办事处。宋代1060年,宋仁宗南巡至临湘,爱鱼梁睛南,马鞍落日,莼湖夜月(今岳阳市云溪区陆城镇),下旨建寺,御题“嘉祜寺”匾,僧人大宛,奉旨主修。1175年,淳熙二年,闾邱适、邱橘、邱道兄弟三人,同榜进进士。明朝1368-1369年,明洪武初年,临湘设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各一员,训导二员。建鸭栏巡检司,登记在册为3701户,21478人,田地181116万亩。1386年,知县马杰、主簿陈学圃、教谕何伯昂,创建临湘县学宫。1391年,龙窑山(今龙源梅池村)茶列为贡品,每年贡芽茶16斤。1394年,张信进士及第,钦点状元,授修撰职,后升仕读学士。1573-1619年,知县冉嵩,于南门外创建人文书院。1591年,明万历十九年,知县张明儒,首修《临湘县志》。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八月,张献忠率20万农民军,水陆并进,进驻临湘,杀知县林不息。清朝徐凤阶创办莼湖书院 1824年(道光四年)临湘有志可考的第一个书院是明万历年间创建的“人文书院”,清初开办“湘湄书院”,年久圯废,嘉庆十四年后停办,直到知县徐凤阶任内,才筹建莼湖书院。徐凤阶道光三年冬,以同知衔署临湘县事,到任不久,就劝谕邑中绅士捐资建院,并率先捐巨额养廉金,次年(1824年)三月二日兴工,夏建成。因莼湖为陆城胜景,故取名莼湖书院。书院承担课授生童,培育科举后备之责,是县最高学府。历届县事都十分重视慎选掌教,书院还不时延请邑内外名气较大、学位较高的人士来院讲学,如名进士吴獬多次受邀讲学。以是莼湖书院学风蔚然,精英荟萃,对县人才的培养,学术思想的传播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刘敖建儒溪塔 1880至1881(光绪六至七年)清提督、台湾道刘敖,曾随左宗堂抗御外侮,自台回临湘后,为培植文风,纪念随征阵亡将士,向知县黄庆来建议建儒溪塔,由刘总揽全局,首解囊于前,官绅及殷实户也随之捐银助资,儒溪湾萧姓捐山,苏家捐塔泥,花户捐工开场烧制青砖,基石则从长沙购运。光绪六年施工,场面极其壮观,窑火照亮汉宵,黑烟冲成乌龙,歌声震地,号子遏云,七年十月建成。塔高九丈九尺。县人吴獬作《临湘塔记》,撰成碑文,有云:“执干戈卫国,忠义云天,理应血祀千秋”赞叙抗敌英列,以慰在天英魂之灵。湘鄂电线通过县境 1896年冬(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陈宝箴与张之洞商议,接设湘鄂两省间电线,自长沙沿湘阴、岳州、临湘一带驿路安设至湖北蒲圻县城,计程450余里,由各县先将驿路勘明,修补完好,接着派工匠沿途立杆架线,冬,全线竣工,在长沙设局,此为省内设立电报局之始,也是电线首次在临湘架设和通过。宝成等公司开采桃林铅锌矿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光绪年间,官山、断山等地铅锌矿先后被发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方志盛创设宝成公司,在上南冲开采铅矿,矿名始著,后因失利顶与瑞昌公司,不久,瑞昌公司又顶与丰大公司。同时在上南冲同地与丰大公司竞采的有康惠公司,在狮形山、象形山开采的有渔利公司,在杜家冲开采者有台顺公司,在断山开采者有台顺公司。其时湖南矿务局亦在官山、断山租购民地三十亩筹备开办,但未进行。 改变学校制度,兴办学堂 1902年至1911年(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1902年四月(光绪二十八年三月),湖南抚院接奉清政府“革新”学校制度的诏谕,决定各州县均设小学堂,于是,临湘于1903年将“莼湖书院”改名为“临湘县官立实业小学堂”,招收学生两班一百人,学制三年,是为县办新兴学堂之始。三年后,为培养新学堂之师资,1906年改实业学堂为“临湘速成师范班”,学制六个月,办了两期约一百人。1907年废师范班,办“临湘官立高等小学堂”,学制三年,随后桃林、聂市等乡镇办起了“两等”小学堂(即初等小学、高等小学),至1912年所有学堂一律改学校,至此新兴学校已逐步在全县普及。进行首次户口调查 1907年(光绪二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为了筹备咨议局选举,以及地方自治,开办保甲事宜,举行了户口调查,是年全县有户56425户;人口312340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