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做好项目管理?

如题所述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项目管理注意事项1、项目组成立成立项目组是项目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项目组,项目管理就无从谈起。成立项目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背景,目标,领导组,执行组,时间表等。项目组背景与目标比较容易确定,但是领导组与执行组的成立,就要考验项目组的智慧了。第一,项目领导组组长是谁,一般情况下,大项目,都会找一个职位高权力重的人担当组长,但是,这样的人一般事情比较多,外地出差时间长,很难真正参与到项目运作当中。另一方面,也只需要他把控一下方向,控制一下节奏。所以,可以让此人进行全面授权,找一个职位稍微低,但是能够全身参与到项目其中的人担当协助人。第二,项目执行组的人员安排,涉及到几个部门,就安排几个部门负责人。这里要知道,虽然是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组执行,但实际中,往往是部门负责人安排部门其中一个人去参与其中,所以,安排这个人的工作情况,需及时通报部门负责人,如果不行,则需要及时换人。2、注意企业风向一个项目组的存在与工作目标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是否完工,还可能是公司重点工作是否发生变更,也就是公司“风向”变了。原来企业高层对项目很关注,慢慢变得不管不问了,这个时候,你也要注意了,项目组是否要停止了。项目组的工作重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个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工作已经过时,项目负责人必须有高度敏感。企业风向可以从企业每个月度的工作例会上了解一二,下个月的重点工作是什么,一般在高层工作通报的文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呢,要明白哪些是项目组需要加大力度做的,哪些是已经完成的,不能再继续的。不能等到高层直接电话你,让项目做什么,你才知道“风向”已经变了。3、项目规划与激励一般来说,项目组成立的时候,也会对项目进行规划与激励。项目组规划包括时间内容规划,项目分工,项目制度等。一旦项目启动,项目就进入到运作当中,通知什么时间发文,物料什么时候到位,工作例会什么时间开始,市场部该做什么,渠道部该做什么,这些都要明确。项目激励不能少,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项目组是公司安排的,不需要什么激励。作者不认同这个观点,项目毕竟是员工“额外”的工作,必须有激励来刺激。作者认为:项目组以正激励为主,小项目有小激励,大项目有大激励,谨慎使用负激励。有时候来看,部分部门负责人参与不多,他只是安排下属员工参与项目组,这个时候需要不需要激励?作者认为需要,因为他毕竟是项目参与者的上司,他的态度决定了下属参与的程度,因此,必须进行激励。4、严格督促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能拖的就拖,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严格督促。作者认为:没有督促就没有成果。督促不仅仅是直接面对面要求他人做事情,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项目例会、邮件群发、进度通报等。项目组负责人要学会一些“向上管理”的工具,比如邮件,比如工作联络函等,工作提醒等。项目负责人搞不定的事情,可能高层看到你的工作提醒,一个电话就安排落实了,所以,这些工具务必学会使用。项目组中总会有些人勤快一点,有些人懒惰一些,这个时候就要奖励积极者,督促后进者。可以用阶段例会进行奖励通报,哪些人做得好就应该及时获得奖励。5、勤于沟通勤于沟通、敢于沟通,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需要的。首先是对上,一定要与项目领导组组长做好沟通,大胆沟通,勤于汇报工作,特别是在项目初期,高层领导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是否能够胜任,因此,对你也会有所顾忌,怕你不能承担,这个时候,你要勇于表达自己,表明你的立场:我能。项目进入正常轨道后,沟通不能少,必须让领导及时知道项目进度,他们心中有底。对下沟通,要大胆“骚扰”别人,除了督促、要求别人做事情,也要找时机拉拉家常,谈谈心之类。如果项目基金允许的话,可以项目组一起吃个饭,开展体育活动等,来加强沟通。6、工作魅力凭什么让相同级别的同事“替“你做事,作者认为,不仅仅是项目组赋予你奖罚的权利,更多的是你个人的工作魅力能够感染他们。项目组负责人一定要做到身先士卒,速度、作风、专业,缺一不可。自己必须做好,做得正,比别人更专业,更投入,你才可能去感动对方,去激励对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0
项目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对项目的管理即是对人的管理。因而团队管理工作是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尽管成功的团队管理不一定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但失败的团队管理工作必然导致项目的失败。
一些企业在招聘高层或者中层的时候会要求被应聘者有团队管理经验/或者说团队管理工作经验很丰富,很多人也都一直都在谈团队管理,那么到底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管理,如何做好团队管理工作?这不需要太多繁文缛节的文字,我不拿稿费,不需要为了字数而说很多的废话,或许只要你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且根据我说的去实践,我相信,不久后你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团队管理者。

 一、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管理?
 首先,我们先来给团队下一个定义:团队就是由二个或者二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单位或组织,也就是说,要构成团队这个概念,那么就一定需要大于一的数量才构成前提。明白了团队的概念,团队管理就好理解了,通俗的说,那就是领导者通过科学的方式使得团队的成员为着一个目标而运行,并且运行得很顺畅。

二、团队管理工作的意义
项目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对项目的管理即是对人的管理。因而团队管理工作是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尽管成功的团队管理不一定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但失败的团队管理工作必然导致项目的失败。

  经理在进行团队管理工作时要以团队成员为本,从团队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很快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团队的效率。其具体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是保证按时、按质交付项目的前提;②有利于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③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特长和创造性;④有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⑤有助于增长开发人员的知识、见识;⑥增加成员间的彼此了解,让成员坦诚相见;⑦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交流。

三、如何做好团队管理工作?这是最核心的部分

  在企业中,团队是以部门的形式出现的,我们也可以将公司比作为一个大的团队,老板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前面我们提及到团队是由不止一个人的成员组成,因此团队的成员在性格和思维模式上、才能上、行为方式上等都会不一样,事实上,我们也很难得看到有着各方面因素都相同的成员组成的团队。正因为如此,团队管理才有了可探讨的前提,用营销的思维来解释,做团队管理工作thldl.org.cn就是做营销整合工作,是将所有不同职能不同类型的单位统筹起来朝着一个目标而共同前进。言归正题,要做好团队管理工作,领导者需要做其下几件事情。

  第一是了解每个成员的性格、才能,要用好人,必须得了解这个人能做什么,有什么特长,行为方式特征是那些。看过《三国演艺》的人都应该很明白我说这句话的意思,诸葛亮是个好的领导者,如华容道放曹操,就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对关羽这个部门成员性格的知着洞微。我们现在很多部门领导做的团队管理工作就是将自己的思想强行加之于团队成员之中去,按照领导的行为和意图做事是没有错的,但错在他将正确的事交给无法完成这件事情的部门成员身上。“守住街亭很重要”是诸葛亮这个领导者吩咐的,团队成员马谡是去执行的,结果呢“马谡失街亭”,战略被打乱,后果很严重。部门的事情是这样,如果是公司呢?老板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一旦这个想法交给一个并不能胜任的人去做这样的事情,后果可能就不是一个部门出现小错误那么简单了,很可能就造成如同马谡失街亭,蜀国大势已去这样的局面了。

  领导者可以从生活中和工作中去了解,生活中当然是闲聊、娱乐、吃吃饭什么的,团队管理工作中可以体现在对成员以往工作经历,谈吐、现在的团队管理工作表现上入手来了解。当然如果领导者会看面相自然更好(有些说笑的味道了),但一个经验丰富的领导者在经过短暂的接触和沟通后很快便能对团队成员的性格、才能了解得一清二楚。

第二,各成员定位和职责要分清楚,这样可以避免团队成员之间职能混乱,团队管理工作交叉干预、重复建设的事情出现。定位和职责最好尽量的量化到点,具体到单项工作,这样虽然有些费功夫,但效果一定会看得到。特别是一些部门组织架构复杂的企业,职责和职能定位模糊,很容易造成踢皮球和工作的重复建设等现象出现。比如一个团队中,既有企划,也有策划,还有策略、文案,这些岗位工作内容有些相似,如果不明确好职责和职能,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方向盲目、重复建设严重等事情出现。

  第三,要有一套管理的制度和团队管理工作的流程。俗话说,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国有国法,军有军纪,家有家规。一个团队也应有一个大家都应该遵循的一个规章制度。很多企业比较讨厌制度建设,觉得有些沉冗和多余了,其实则不然,制度是一个附属的判断标准和团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体系,智能化的机器没有人去操作会自行处理,这是因为植入了固定程序操作的指引系统,因此,有了制度的团队也是一样。

  第四,要做好团队管理工作队,需要有一套合适的绩效激励体系。人都是有惰性的,也都是有着利益追求的,资本家追求的是赤裸裸的利润,没有利润无以成商业;发春期的少男少女追求的是爱情和生理需要,没有爱情的憧憬,没有生理的欲望无以构成求偶的行为。自然,要驱动每个团队成员前进,得有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绩效激励体系是个性化的,如同第一条我所说的,用市场的角度看待,就是将每个团队成员当成领导者的消费者,实际中每个消费者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因此,激励体系也应该是了解成员需要而进行制定的。它可以是多元性的,比如一个激励体系里面既可以包括物质奖励,也可以包含精神奖励,这些奖励设置的前提是能满足各成员不同的需要的,是能构成各成员驱动的主要支撑点的。

第五,这一点说的是领导者本身的建设。领导者是一个岗位,而非一个具体的人,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必须要忘记自己的个性,变成一个这个岗位所需要的人即可。很多人在大谈领导者艺术和魅力甚至厚黑学的时候却忘记了基础的团队管理工作,这是本末倒置的现象。我一直很喜欢兵法上说的“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先有了基础性的工作,可以谈管理技巧,管理艺术,这才是最正确的。恰如很多人做品牌,品牌知名度有了,产品销量却不见起色,那么这不是你的品牌宣传工作没有做好,而是你的产品品质、样式、渠道、配送或者说是服务等基础性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作为一个优秀的、出色的管理者,他应该先遵循如上4条。那么还有那些是要做的呢?

  团队管理工作目标引导,一个团队运作的时候,团队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个团队的存在是干什么的,是围绕什么事情在运行的,如果是单个项目组成的团队,领导者应该清楚的向团队阐述项目的目标。

  其次是团队文化的塑造,不要忽视文化的力量,哪怕是再小的团队,我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文化这个东西,你最喜欢跟哪位朋友呆在一起?为什么?回答为什么的内容就是文化所包含的东西,你喜欢跟一个很慷慨大方、不计小节的、乐观的朋友在一起,在一起你会觉得很愉快,那么这些愉快的因素就是文化隐性的表现。

  最后是团队管理工作的进度、时间、风险控制,这些也是应该考虑进去的,工作进展如何了?是否在固定的时间完成?是否会出现离职、离岗现象?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都是领导者要去做的事情。到最后我们再谈管理者的魅力,这样就使得团队管理工作更加锦上添花了。

四、团队成员应具备的素质

  团队不仅仅是指被分配到某个团队管理工作的一组人员,它是指一组互相依赖的人员齐心协力进行工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项目成功需要一个高素质的项目团队。而在这个项目团队中,有各种不同的人员,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特长,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而要把这些人集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一个目标,这便是一个问题。何况各自有着自己的学习、事情等去做。像这样一个团队,如何使得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特长的发挥能够与项目目标保持一致,便是项目经理在管理团队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要管理好这个团队,建立一个高素质的项目团队。我认为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项目成员间高度信任、高度合作互助、相互依赖。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全体成员具有统一的、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具有平等的关系,积极参与团队的各项工作并且配合项目经理的团队管理工作,承认团队中每位成员都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2.项目成员间善于沟通,相互帮助。项目团队管理工作通常要进行开放、坦诚和及时的沟通,成员愿意交流信息、想法及感情。项目成员间的沟通,有利于在团队内部创建一个团结信任互助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成员的集体归属感,有效提高项目的效率。他们不以寻求其他成员的帮助为羞,成员能成为彼此的力量和源泉。他们希望看到其他成员也能成功地完成任务,并愿意在他们陷入困境或停滞不前时提供帮助。

  3.项目成员应能清楚地理解项目目标。对于要实现的项目目标,每个团队成员必须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的项目成员才能正确、认真、主动地去完成项目。

  4.每位成员角色和职责有明确期望。把任务和职责明确的分工,只要团队成员重视彼此的知识和技能,为实现项目目标所付出的劳动就能得到肯定。每位成员都承担职责,有利于提高成员间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5.以项目目标为行为导向。只有项目团队管理工作中的每位成员都强烈希望为完成项目目标去付出并以身作则积极热情地为项目完成付出必要的时间和努力。

以上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第2个回答  2022-05-06
不管你是努力组织和管理多个项目的工作,还是确保团队拥有可管理的工作量,以下9个策略将帮助你保持一切正常运行。
1. 制定一个位置存放所有项目

在一个地方规划和管理你的所有发布,让你可以快速查看正在进行的所有内容以及整个路线图的状态。项目管理平台是完成这项工作的最佳工具,比如8Manage PMO,它是灵活、易用且协作的工具。

2. 一开始就定义目标、计划、职责和期望

如果没有标准的工作流或项目计划过程,每个项目很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管理。最终导致可交付成果不一致,或浪费时间在新流程的建立上,或工作被遗漏。

解决这个问题,一开始就要明确团队的计划、流程和责任。在项目层面,这意味着清楚地概述目标、需要完成的每一步和每一项工作、每个计划的时间以及谁将负责。确保及时反馈和审批。

接下来,制定项目集层面的计划、流程和职责。设定团队目标,并清楚传达能帮助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项目。

3.优先考虑影响最大的工作

看看项目如何向更大的公司目标发展,根据对公司目标影响的大小来排列项目的优先顺序。从宏观层面(即把影响较小的项目推到下个季度)和微观层面(按照重要性来组织你的每日待办事项),战略性地为工作排序。

4. 当优先级发生变化时,赋予团队灵活性

设定团队的优先级和协调工作是关键,但在需要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也很重要。如果使用电子表格和跨多个工具的待办事项列表跟踪工作,很难知道你的团队在什么时间做什么。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一种方法是实施变更控制流程。

通过与你的团队分享一个真相来源,你可以管理多个项目,不必担心优先级的变化。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可见的,你可以快速了解团队的带宽和当前任务。需要重新安排任务的优先级时,也不用担心任务会丢失。

5. 管理和沟通清楚期望

团队之所以遭受沟通问题困扰,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合作伙伴的工作以及跨职能干系人的工作缺乏可见性。当你不了解其他人正在做的工作时,你也就不理解为什么时间线在改变,优先级是否保持不变,以及项目进展如何。

当你管理工作中发生的沟通时,你可以向你的团队和跨职能的干系人授权,让他们了解你工作背后的完整背景。通过实时更新,每个人都能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

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个工作管理工具,像8Manage PMO这样的工具能让你在工作发生的地方分享状态和进度更新。无需通过电子表格、文档和其他工具获取数据和更新,你只需单击按钮就能轻松收集信息,只需再次单击就能与干系人共享。

6. 查看跨项目的工作,平衡工作量和时间线

当你或多或少地依赖团队在工作量过多或过少时告诉你,那么在问题失控前,很难提前解决问题。

在同一个地方管理所有项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你可以看到每个项目的所有任务,它们被分配给谁,以及它们的日期范围,从而发现超额预定的员工和项目时间的冲突。你可以推迟、删除或重新委托任务,使你的项目处于正轨。

7. 调整项目进度以最大化团队生产力

即使是精心计划的项目,如果没有考虑到团队在当月、季度或年度的全部工作范围,也可能会脱轨。请考虑到计划的全部范围来安排和协调团队的工作,并考虑实施事件管理计划。以下是一些建议:

○ 错开类似项目的开始日期
○ 注意依赖关系
○ 标记重复的任务

8. 委派工作,但保持可见性

通过与团队分享单一的真相来源,你可以跟踪每个人正在做的工作。当团队的工作都集中在一个共享的项目中,你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这些任务什么时候到期以及进展情况。这样,你就可以在必要时检查任务,无需事无巨细地管理它们。

9. 跟踪并保存你的工作流程

不要在每个项目开始时都做重复的工作。模板化并简化如何开始你的项目。将你的工作流作为模板反复使用。当需要协调新项目时,你只需从自定义模板开始,更快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此外,定期更新模板,添加新任务或步骤到流程或正在构建的新工作流中。将模板看作是一个活文档,不断对其进行更新。最后,将模板放在团队的核心资源中,让每个人都能访问到它。
第3个回答  2020-05-19
1、项目组成立成立项目组是项目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项目组,项目管理就无从谈起。
成立项目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背景,目标,领导组,执行组,时间表等。项目组背景与目标比较容易确定,但是领导组与执行组的成立,就要考验项目组的智慧了。第一,项目领导组组长是谁,一般情况下,大项目,都会找一个职位高权力重的人担当组长,但是,这样的人一般事情比较多,外地出差时间长,很难真正参与到项目运作当中。另一方面,也只需要他把控一下方向,控制一下节奏。所以,可以让此人进行全面授权,找一个职位稍微低,但是能够全身参与到项目其中的人担当协助人。第二,项目执行组的人员安排,涉及到几个部门,就安排几个部门负责人。这里要知道,虽然是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组执行,但实际中,往往是部门负责人安排部门其中一个人去参与其中,所以,安排这个人的工作情况,需及时通报部门负责人,如果不行,则需要及时换人。
2、注意企业风向一个项目组的存在与工作目标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是否完工,还可能是公司重点工作是否发生变更,也就是公司“风向”变了。原来企业高层对项目很关注,慢慢变得不管不问了,这个时候,你也要注意了,项目组是否要停止了。项目组的工作重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个阶段需要做哪些工作,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工作已经过时,项目负责人必须有高度敏感。企业风向可以从企业每个月度的工作例会上了解一二,下个月的重点工作是什么,一般在高层工作通报的文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呢,要明白哪些是项目组需要加大力度做的,哪些是已经完成的,不能再继续的。不能等到高层直接电话你,让项目做什么,你才知道“风向”已经变了。
3、项目规划与激励一般来说,项目组成立的时候,也会对项目进行规划与激励。项目组规划包括时间内容规划,项目分工,项目制度等。一旦项目启动,项目就进入到运作当中,通知什么时间发文,物料什么时候到位,工作例会什么时间开始,市场部该做什么,渠道部该做什么,这些都要明确。项目激励不能少,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项目组是公司安排的,不需要什么激励。作者不认同这个观点,项目毕竟是员工“额外”的工作,必须有激励来刺激。作者认为:项目组以正激励为主,小项目有小激励,大项目有大激励,谨慎使用负激励。有时候来看,部分部门负责人参与不多,他只是安排下属员工参与项目组,这个时候需要不需要激励?作者认为需要,因为他毕竟是项目参与者的上司,他的态度决定了下属参与的程度,因此,必须进行激励。
4、严格督促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能拖的就拖,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严格督促。作者认为:没有督促就没有成果。督促不仅仅是直接面对面要求他人做事情,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项目例会、邮件群发、进度通报等。项目组负责人要学会一些“向上管理”的工具,比如邮件,比如工作联络函等,工作提醒等。项目负责人搞不定的事情,可能高层看到你的工作提醒,一个电话就安排落实了,所以,这些工具务必学会使用。项目组中总会有些人勤快一点,有些人懒惰一些,这个时候就要奖励积极者,督促后进者。可以用阶段例会进行奖励通报,哪些人做得好就应该及时获得奖励。
5、勤于沟通勤于沟通、敢于沟通,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需要的。首先是对上,一定要与项目领导组组长做好沟通,大胆沟通,勤于汇报工作,特别是在项目初期,高层领导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是否能够胜任,因此,对你也会有所顾忌,怕你不能承担,这个时候,你要勇于表达自己,表明你的立场:我能。项目进入正常轨道后,沟通不能少,必须让领导及时知道项目进度,他们心中有底。对下沟通,要大胆“骚扰”别人,除了督促、要求别人做事情,也要找时机拉拉家常,谈谈心之类。如果项目基金允许的话,可以项目组一起吃个饭,开展体育活动等,来加强沟通。
6、工作魅力凭什么让相同级别的同事“替“你做事,不仅仅是项目组赋予你奖罚的权利,更多的是你个人的工作魅力能够感染他们。
项目组负责人一定要做到身先士卒,速度、作风、专业,缺一不可。自己必须做好,做得正,比别人更专业,更投入,你才可能去感动对方,去激励对方。
第4个回答  2016-01-04
在项目管理中,需考虑五大要素,分别包含:成本,质量,进度,功能,持续发展力。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要综合这五个要素,带领项目团队做好项目。
一、在成本方面,分为人工成本,差旅成本,采购成本,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工成本的控制,一个好的项目规划,必定要在项目确定之前,分析规划好人工成本,而这跟用户的需求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对用户需求的正确全面的判断,以及有效的用户需求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好成本支出,不因为不必要的需求变更导致成本的成倍增加,因此,要想做好该阶段的工作,除了用经验和能力做好成本预算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做好需求分析。
二、在质量方面,我觉得关键还是对需求的把握,用户的需求决定了项目所要的质量范围。是否要进行设计评审,是否要进行代码review,是否要进行单元测试,是否要进行性能测试,这些都由用户所要的效果和项目的价值,利润范围所决定。(如果已定项目价钱的话)如果项目价值高,客户有发展前景,那么质量的要求上理所当然要高点,倘若只是一些日常且价值低的项目,又或者只是一些很小且无潜在发展前景的客户,质量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以预算和项目组工作人员工作强度为重。而在质量的保证上,要尽量和客户多沟通交流,尽早让客户体验产品,通过客户的反馈和项目组内部的评审,来保证项目的质量。
三、在项目的进度方面,首先我们得在计划阶段就确定好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包括初验时间,换个直白的说法这是公司收钱的时间,至关重要,要放在主要位置,还有就是首个版本发布时间,需求调研时间,终验时间这三个。这些都是检验和保证项目的进度的途径和关键点,同时我们还得做好用户需求变更的准备,做好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以有力保证项目进展顺利,按时按质完成。
四、至于功能,首先要在需求上下功夫,确保项目设计和开发之前确定下的需求的正确性。在开发过程中不生搬硬套生命周期模型,可以适当的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改动,以保证开发的顺利,要尽早的让客户试用,让客户参与对产品的评测,减少bug,实现客户的需求。
五、最后是持续发展力的问题,其实在这方面,我了解得不算深,我浅浅的谈下我的认识,一个项目的好坏,除了要对外满足客户的需求外,对内,还要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个项目做点什么,而持续发展力的问题就体现在这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