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能力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区别

如题所述

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简称“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 民事行为能力
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代表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也要相应地适当减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规定如下: 刑事责任能力相关图书
一、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2
民事行为能力,是10岁以下没有,10-18限制,18以上完全(其中16岁就已经有经济来源养活自己的,就算成年人)
未成年人就是以18岁为界限
刑事责任能力是,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14-16只对一些罪负责;16岁以上对所有罪都负责
第2个回答  2012-12-03
二者由不同的法律规定,两者存有的共同之处为本身为拟定(法定)
第3个回答  2019-02-15

民事行为能力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1、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简称“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  民事行为能力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代表行使。 

2、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也要相应地适当减轻。 

二、对责任年龄的限制不同

1、民事为10岁以下不承担民事责任,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6岁以上已经工作获取报酬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2、刑事责任为14岁以下不承担责任,14-18岁仅就8项罪名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规定如下:  刑事责任能力相关图书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当然,如果精神或者身体状况导致无行为能力,不受年龄限制。

三、构成的主观要件不同

1、民事责任的前提是有损害发生;

2、而刑事责任不论伤害与否,均承担惩罚性责任。

四、惩罚性质不同

1、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主要是补偿性;若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就要承担巨大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它是平等主体之间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 排除妨碍; 消除危险; 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 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2、而刑事责任主要是剥夺人身自由,甚至生命。

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事行为能力

百度百科--刑事责任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