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左丞相与右丞相谁官职大?

如题所述

对于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地位高低,在各个朝代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以右为尊。右尊左卑的另一个表现是升职一般称"右移",降职则称"左迁"。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虽然都设立了丞相这一官职,不过,此时的丞相没有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了。在南北朝时期,北齐、北周也有左右丞相。在唐宋时期,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建制得以恢复。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0
从历史上看,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
因为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南宋时右相大,北宋左相大,秦时右相大,汉朝右相大,明初左相大,清朝也是以左为尊,比如左督御史比右督大。
1、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
2、汉武帝时期又有不同,武帝时期左丞相不算全职丞相,只不过是职位空缺时候的过渡职位,等待得到贤人再任命右丞相。
3、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这时期,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
4、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当时的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
5、朱元璋建立明朝,复改以左为尊。此制为明、清两代沿用了五百多年。现在戏剧舞台上上演古典剧目,客人、尊长总是坐在主人、幼辈的左侧,这反映出明朝崇尚“左”的礼仪。
第2个回答  2020-07-20
在中国古代某些朝代,丞相有时还分左右两个。中国以右为尊,这种情况基本上以右丞相为高,左丞相次之;但朝代也个别有例外,以左丞相为尊,右丞相为副。

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丞相拥有非常大的权力 怎么区分左、右呢?原来在上朝时位于皇帝左边的叫左丞相,站在皇帝右边的就叫右丞相。
战国时的相是百官之长。秦武王时期开始设置左、右丞相。刘邦建立汉朝后,改称相国,不久恢复丞相之称。
唐朝时宰相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元朝中书省下设左、右丞相。
由于各个朝代的尊卑和风俗不同,左右丞相的官职大小也不同:秦朝、北宋和明清以左为大;战国、汉朝和南宋则以右为尊。
皇帝设置左、右丞相,是为了让大臣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不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便于皇帝借力打力,平衡和操控皇权。
第3个回答  2020-07-20
根据宋朝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记载,“在南宋孝宗时期,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所谓右丞相,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所谓左丞相,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

左丞相与右丞相为同一级(丞相公:注意丞相公与副丞相公即御史大夫公不是同一级,丞相公高御史大夫公半级)左丞相与右丞相是同一级别下的两个职务,西汉建立初期,时尚右(即以右为尊),右丞相职务高于左丞相。

汉初以后,左丞相和右丞相并为一个职务--丞相。 此处的概念是:级别为“丞相公”,职务为“左丞相”,“右丞相”,“丞相”。由于文字的口语性和泛指性,以后的“丞相”往往泛指了职务和级别的两层意思,不严密但是比较通用和普及。

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南宋时右相大,北宋左相大,秦时左相大,汉朝右相大,明初左相大,清朝也是以左为尊,比如左督御史比右督大 。

唐朝时期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时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不常设,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期也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就废了。后来的皇帝考虑到繁重的事务实在忙不过来,就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渐渐的,这个职位越来越重要,大学士也就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朝是沿袭明朝的做法,直到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内阁基本成为闲职,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不但把最高统治者的名称由天子改为皇帝,也把宰相改成了丞相,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丞相的官名。

汉朝的时候基本沿用了秦朝的丞相制度,不过为了防止丞相权利过大,有时候会设置左右丞相相互牵制。到了唐太宗时期丞相的权利则进一步被削弱。
第4个回答  2020-07-20
历史上,丞相分为左右两个丞相,。
右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
左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
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