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军人部队要父母社会保障卡有什么待遇吗?

如题所述

1、这个卡仅有就医和享受优惠医疗的待遇
2、这些优惠主要包括,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的时候免挂号费、床位费以及保洁费
3、其中门诊有20%的费用由家属自己承担,住院的相关费用10%由军人军属个人承担
4、如果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的可以向相关部分申请,医疗机构审核之后,可以免除全部费用。目前,军人保障卡共分为Ⅰ、Ⅱ、Ⅲ类

其中,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生长干部学员、士官、培养士官学员,以及军队管理的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换发Ⅰ类卡; 义务兵换发Ⅰ类卡; 享受军队优惠医疗的家属和其他在军内就医的人员,换发Ⅲ类卡; Ⅱ类卡为文职人员保障卡,新Ⅱ类卡卡片样式及功能目前未明确。

离退休职工已领取的保障卡不在此次换发范围,可继续使用。

功能解析

第二代军人保障卡优惠银行业务:免收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开卡手续费、行内异地交易手续费、金融短信服务费、柜面跨行汇款手续费,以及工、农、中、建、交、邮政储蓄6家发卡银行间ATM取现手续费。

军人保障卡Ⅲ型卡可以享受的福利待遇

军人家属符合军队优惠医疗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①经组织批准随军,户口在军人驻地的无工作、无收入(以下简称“双无”)配偶;

②夫妻双方均为军人(以下简称“双军人”)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和经组织批准随军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

③符合随军条件未随军,且没有领取医疗补助费的“双无”配偶和未满18周岁的子女;

④经师级以上单位批准,在总部确定的边远艰苦地区与军人共同生活的“双无”配偶和未满18周岁的子女;

⑤不符合随军条件,随军人共同生活,且户口在部队驻地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的“双无”配偶和未满18周岁的子女;

⑥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革命,转业到异地工作,现已办理离休手续,返回到军队一方长期居住的军人配偶,在地方就医确有困难,本人要求在附近军队医疗机构就医,经军队一方所在大单位卫生部门批准,并将本人在地方的全年医疗经费转交军队基层医疗机构的;

⑦经组织批准随军,已满18周岁,经指定医院鉴定确实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者仍在中学(含中专)就读,经师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批准的子女;

⑧双军人在异地寄养、并要求在寄养地附近军队医疗机构就医,经就医机构审核确认,符合第(二)项、第(七)项规定条件的子女;

⑨经师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随军供养的父母。

享受优惠医疗的军人家属,由团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会同军务、干部、财务部门审核确认,卫生部门负责为其办理优惠医疗证件。

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军人家属,本人不愿意办理优惠医疗或者居住地附近无军队医疗机构的,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医疗补助费。

享受优惠医疗的军人家属,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按照当地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价格计费,免收挂号费、床位费以及取暖费、降温费、保洁费,门诊费由个人负担20%,住院费由个人负担10%。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经接诊医疗机构审核后,其个人负担的费用可以视情减免。

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官调到军队其他单位,其随军家属未随迁,符合优惠医疗条件的,可以继续在原单位享受优惠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提问者提及的应是《军人家庭医疗保障卡》(并非《军人家属父母保障卡》),《军人家庭医疗保障卡》是:惠军工程联合央企中国太平推出的军人家庭医疗保险服务卡 ,为官兵家属提供问诊热线、专家挂号、快速住院、高额垫付等专项医疗健康服务,着力解决广大军人家属“看病难、看病贵”等生活困扰。
全国2级以上医院医疗、住院,自费药、进口药、ICU重症监护室等都可以报销,入院即可申请医疗垫付,不再担心看病医疗费用。此外,军人家庭医疗保障卡还为退役军人及其军属提供了全国顶级三甲医院,明星专家医生24小时健康电话咨询以及定期预约体检服务网页链接。在部队系统医院享受与现役军人、退休军人一样的军人优先优待,并优于退役残疾军人、军烈属的。
第2个回答  2021-02-26
军属都可以享有以下待遇:1)挂光荣牌12月,民政部《关于为烈军属挂光荣牌的答复》指出:“对革命烈士(包括病故、失踪军人)、革命军人有直系亲属的和革命残废军人应继续挂光荣牌。”2)走访慰问每逢元旦、春节和建军节,多数民政部门都要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属、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了解并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3)享受有关福利待遇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31条第2款规定,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入伍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含合同制人员)的,服现役期间,其家属继续享受该单位职工家属的有关福利待遇。4)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照《兵役法》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这个规定构建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制度的基本框架:一是将优抚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等习惯称谓,改称为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二是义务兵家庭优待有两种类型:货币形式即优待金,以及其他形式的优待;三是优待金的最低标准为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从而使义务兵家庭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四是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由当地人民政府(一般是民政部门)负责发给,资金渠道明确;五是义务兵不分城乡入伍,其家庭一律给予优待。优待金主要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一般是5种形式:到乡(镇)民政助理办公室、街道办事处民政科、父母工作单位领取;由民政工作人员送到义务兵家中;举行一定仪式集体发放;直接到金融机构支取;民政部门通过邮政局直接邮寄等。新兵于11、12月入伍,其家庭优待金一般是一年发一次和当年兑现,如次年和第3年的春节前、“八一”前后或年底前兑现,也有的按月兑现或义务兵退伍后一次性兑现。5)对在西藏服役的义务兵及其家庭的特别优待  西藏地区高原缺氧、生活条件特别艰苦,为激励广大青年踊跃到西藏服役,一些地区规定了特别优待政策,主要是:增发特别优待金、一次性退役补助金和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6)大学生士兵及家属的特别优待 9月,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对大学生士兵的特别优待规定包括:一是妥善安排学业。在校大学生入伍后,有条件的可以参加原学校组织的函授或自学原专业课程,经部队团级单位批准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