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冢》全文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译文:

无锡市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它之后煮了吃掉。有个书生看见可怜它,买了它把它带回家养着玩。因为怕它逃走,所以用绳子绑住它的一对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混杂在鸡鸭之间,也很温顺,只是(有时候)听到空中大雁鸣叫,(它)总是抬头并且啼叫。

一天,有成群的大雁飞过它(的)上方,这时大雁大声鸣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只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扑打翅膀,像互相认识:一只想请它下来,另一只想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明白这两只大雁必定早就认识了。

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可是这只大雁的翅膀被绳子系久了,不能努力飞翔了,多次飞起多次掉下来。最终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它一整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互相悲鸣。过了一天,竟然两只大雁都因病或伤身体倒下去了。书生被他们的情义感动了,他合起来埋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原文

无锡荡口镇,有人得一雁,将杀而烹之。有书生见而悯焉,买以归,畜之以为玩。惧其逸去,以线联其两翅,使不得飞。雁杂处鸡鹜间,亦颇驯,惟闻长空雁唳,辄昂首而鸣。一日,有群雁过其上,此雁大鸣。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于屋檐,二雁相顾,引吭奋翅,若相识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

书生悟此二雁必旧偶也,乃断其线,使飞。然此雁久系,不能奋飞,屡飞屡坠。竟不得去。檐上之雁,守之终日,忽自屋飞下,相对哀鸣。越日则俱毙矣。书生感其义,合而葬之,名曰“雁冢”。(据《俞曲园笔记》改写)

扩展资料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省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

俞樾是晚清有影响的学者。他长于经学和诗词、小说、戏曲的研究,所作笔记搜罗甚广,包含有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珍贵资料。

善诗词,工隶书,学识渊博,对群经诸子、语文训诂、小说笔记,撰著颇丰,一生著述不倦,主要著述有《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等,辑为《春在堂全书》,凡500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7
无锡市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它之后煮了吃掉。有个书生看见可怜它,买了它把它带回家养着玩。因为怕它逃走,所以用绳子绑住它的一对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混杂在鸡鸭之间,也很温顺,只是(有时候)听到空中大雁鸣叫,(它)总是抬头并且啼叫。

一天,有成群的大雁飞过它(的)上方,这时大雁大声鸣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只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扑打翅膀,像互相认识:一只想请它下来,另一只想它上去。书生看了后明白这两只大雁必定早就认识了。

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可是这只大雁的翅膀被绳子系久了,不能努力飞翔了,多次飞起多次掉下来。最终不能飞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它一整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互相悲鸣。过了一天,竟然两只大雁都因病或伤身体倒下去了。书生被他们的情义感动了,他合起来埋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