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世尊称的“药王”的,是哪一位?

如题所述

药王孙思邈,后世尊其为药王,孙思邈是唐朝人,一生都在学医并且行医,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很大,著作《备急千金药方》与《千金翼方》,这两本书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唐朝之前的医疗知识,并且孙思邈还都将其用于实践,记录的内容大多都是非常有效的药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古代医学内容。

孙思邈隋朝末年出生在陕西耀县的孙家塬村,这里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生活条件极差。对于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孙思邈来说,对百姓的疾苦自有深刻体会。孙思邈幼年时期,身体孱弱多病,需常年服药,这让本来就已很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孙思邈的父母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耽误儿子读书,他们紧衣缩食坚持让孙思邈拜师念书。

故而,孙思邈感念父母的苦心,痛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就发愤图强刻苦读书,以期成就一番功名。然而,却时赶瘟疫,眼看性命不保,据说后来得一鹤发童颜的神医赐药才挽救了性命。 这件事对孙思邈触动很大,深刻感觉到作为医生的重要性,于是在他八岁那年立下誓愿:勤奋学习医术,以行医为终身职业,解救天下受疾病困扰之人。孙思邈在生前经常资助百姓,并且免费为穷苦人治病,并向他们传授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方法。他所著的《千金要方》一书是中古医药学集大成之作,是后世医者必备参考书之一。

孙思邈很重视妇婴保健。他强调妇女和小儿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主张妇女和小儿的病应当另立一科。后来,我国妇科、小儿科医学的发展,应该说是受了他的启发。孙思邈提出孕妇不要受惊,临产时要安静,不要紧张。婴儿生下来,要让他哭,小儿的衣服要软,不宜过厚,要经常抱出去晒太阳,吸新鲜空气,不要整天藏在帐子里。他把身穿厚衣不见风日的小儿,比作阴地的花草,说这种孩子身体一定很弱。他还对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分量,以及护理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也一一作了说明。他对治疗难产和产后的一些病,也有一定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4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101岁。也有人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分析,认为孙思邈大约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140岁左右(我们以为后者更为正确,故以之为准)。
第2个回答  2021-08-04
是孙思邈,孙思邈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是唐代医学药学家。
第3个回答  2021-08-04
孙思邈,出生于581年去世的时间是在682年,而且在古代的时候也是一名非常著名的医药学家。
第4个回答  2021-08-04
这个人就是孙思邈,孙思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医学家,而且他为我们做出了许多贡献,所以有很多人都非常敬佩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