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分析其古今文化影响。

分点,条理分明

佛教文化,虽然原产地不在我国,但经过2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与本土的孔孟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等相互交融,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民族的血液里。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生活习俗,甚至民族政治、民族心理,无不打上佛教文化的烙印。讲中华传统文化,如果离开了儒释道,就不能成为独立的文化形式。随着对外传播,不要说以前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巨大,比如日本,朝鲜,越南,南亚诸国,即使在二一世纪,佛教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有人(英国的汤恩比博士)说:拯救21世纪唯有孔孟之道与大乘佛法。把佛教文化上上升到何等高的地位,无与伦比!
2009年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案,决议中所指出的,“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人类和谐”。其实,在我们的民族血液里,儒释道是融合在一起的,密不可分。孔子倡导的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小乘佛法,或者说就是大乘佛法的基础。一定程度上说,佛教文化与佛教心理,也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我以为。
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佛教文化与释道文化相互交融,互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骨干。
2、佛教文化对我国的文学艺术,生活习俗,宗教传统,甚至民族政治、民族心理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人的生活,特别讲究礼让与忍让,均来自佛教“礼敬诸佛”、菩萨“六度”中的“忍辱”。
3、对周边诸国宗教传统、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影响巨大。
二、佛教文化对现今的影响
1、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今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无不打上佛教文化的烙印,受其影响;
3、它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走向世界,迈向繁荣。
没有资料,随便罗列了一些,仅供参考!追问

谢谢咯 您说的很好了

追答

谢谢表扬,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答你的问题,也是自己重新思考的过程。应该谢谢你,才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8
“圣人不出世,万古如长夜”,英国诗人阿诺德(1822~1888)称佛教为“亚洲之光”,
远在2600年前,在宁静的尼连禅河岸边的一株菩提树下,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夜睹明星,觉悟成道,成为伟大的佛陀。经过无数风雨沧桑,佛教从最初追随佛陀的五比丘僧团,发展成为亚洲人民最普遍的精神信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文化的三大线索 。在佛陀慈悲与智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如手足同胞一般走到一起,共同追求自身的精神提升和众生的广大福祉。
推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增进地区间的和平与友谊。
在现代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物文化的严重弊端也开始显现。由于对物质文化的过度执取和疯狂追求,西方文明逐渐失去了清醒的反省能力,尽管在“自然”、“社会”领域获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自我”领域却越来越深地陷入困惑与迷茫。由价值多元化衍生出来的意义丧失、价值分裂、过度主观、信仰虚无、自由泛滥等诸多问题,更是“自我”极度贫乏的具体表现。归根到底是一场“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 如果我们真的想达到世界的统合——经济上能维持长久的景气和繁荣,生态上能达到持续利用,文化上能包容异己——那么于外在的科技潮流之外,人类还必须朝着内心的方向发展,从自我中心到社会中心到世界中心,由此才能产生开放与容忍,尊重个人的差异性,并防止科技朝向毁灭的方向发展。外在的潮流已有很多无法扭转的趋势正在发展,只有内在的发展才能使灾难转向.
佛教讲“内明之学”,儒家讲“正心诚意”,道家讲“乘物以游心”,东方圣哲们的智慧结晶共同构成了“心文化”的主要内容。因其深深触及人类的本性,故具有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不朽价值。出于对东方心灵智慧的深刻领悟,佛陀、孔子、老子的智慧列为人类精神永不枯竭的源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