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如题所述

这本书没有明确的作者,大多数学者认为此书是在历代优秀的兵法书籍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总结凝炼而成的。

《三十六计》的作者开始的时候都认为是檀道济,但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发现兵书上部分策略的出自典故均来自南北朝以后的时期,而檀道济确实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家;由此《三十六计》的作者身份争议颇大。

目前最普遍的认为是:《三十六计》就如《红楼梦》一般,的确著有《三十六计》,因为据《南齐书·王敬则传》中有言:“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可见这个兵书的确始于檀道济,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遗失,从而后人对这本兵书不断的进行修改,于是在明清时形成了最终版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简介

全书篇幅不大,每一计都是高度总结的几个字,全书36计对应36个词语: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指桑骂槐、趁火打劫、擒贼擒王、关门捉贼、打草惊蛇、浑水摸鱼、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调虎离山、顺手牵羊、李代桃僵。

无中生有、声东击西、树上开花、暗渡陈仓、假痴不癫、欲擒故纵、走为上、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连环计、美人计、借尸还魂、隔岸观火、围魏救赵、假道伐虢。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让人一目了然,十分有益于学习和背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7

《三十六计》没有真正的作者。之所以没有固定的作者,要谈到三十六计的来历。三十六个计谋,大部分来自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中,是由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其中战例则有国内外各处的。


内容介绍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内容节选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原典】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注释】

①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解释见前二十六计注)。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扎营或左边或右边,要依时情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创作背景

其“计”名,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假道伐号”等;有的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等;有的来源于古代诗人的诗句,如“李代桃”“擒贼擒王”等;有的借用众所周知的成语定名,如“金蝉脱壳”“指桑骂槐”等;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这些“计”名易懂易记,便于在群众中流传。各“计”所含内容,多属古代兵家论谣之谋,每“计”中的文字虽然不多,但非常精练。其中每“计”中的尾语,皆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劳逸、顺逆、高下、死生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想推演而成,使每一“计”都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色彩。 


成书时间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作品思想

三十六计中的大部分故事都家喻户晓,不必多加解释,如金蝉脱壳、擒贼擒王、反间计、调虎离山、暗度陈仓、走为上、欲擒故纵、空城计、苦肉计、美人计、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都是人们很熟悉的。

以“围魏救赵”为例,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出田忌、孙膑率军救赵。当时,田忌准备直接赶赴邯郸。孙膑却说,魏国的精锐部队目前都集中在邯郸,国内兵力空虚,若在这时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军必然会回师自救。田忌接纳了这个提议,向大梁进军。魏军果然上钩,匆匆回国。齐军趁其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之际,一举将其击败,解除了邯郸之困。之后,这种“围魏救赵”的计策常为兵家所用。《三十六计》将其收入第一套胜战计中,指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意思是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先想办法将其分散,再分别进攻,先打击气势弱的敌人,后打击气势强的敌人。用在实战中就是,当敌人太强大时,就要避免与之正面交锋,应采用迂回的战术,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集中进攻敌人的薄弱环节。

又如“欲擒故纵”,即为了深入掌控敌人,可以先故意放他一马,让他放松戒备,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出来,最后再乘机将他收服。比如西晋末年,大将石勒为消灭意图谋反的幽州都督王浚,就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计策。当时王浚实力强大,石勒担心很难击败他,就先用计蒙蔽他,用大量珍宝贿赂他,还写信对他表示愿意拥戴他做君主。不久,王浚有一名叫游统的部下,背叛了王浚,去投奔石勒。石勒将其处死,并将其首级献给王浚,王浚终于对石勒彻底放松了戒备。其后,幽州遭遇水灾,百姓食不果腹,王浚却不顾百姓死活,增加苛捐杂税,引来民怨沸腾,军心动摇。石勒认为时机到了,便亲自率军攻打幽州。王浚还以为他是来拥戴自己称帝的,完全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很快兵败被擒。至此,石勒的欲擒故纵之计终于取得了成效。

除此之外,三十六计中也有一些计策单看字面意思比较难以理解,比如“树上开花”。《三十六计》中说:“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意思是树上本没有“花”,却需要“花”,可以人为剪出彩花,贴在树上,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真假。“花”和“树”交相辉映,便玲珑剔透、满堂生辉。也就是在友军的阵地上布下己方的精兵强将,造成强大的声势,以震慑敌人。在具体应用时,就是自己原本实力弱小,却要借助各种因素,造成自己实力很强的假象。战国时期,齐人田单就曾用这个计策,击退了实力远超过己方的燕军。当时田单命人集中了上千头牛,在牛角上绑了尖刀,尾巴上扎了浸油的芦苇,牛身上还披了五彩龙纹外衣。夜里,田单下令点燃牛尾巴上的芦苇,受惊的牛疯狂奔向燕军大营,五千齐国勇士紧随其后,另有军民擂鼓呐喊,为他们助威。燕军被他们的声势吓得惊慌失措,自乱阵脚,迅速落败。


作者争议

根据近人朱琳所著《洪门志》上载有的“三十六着”名称看,与现行的《三十六计》除个别计名略有不同外,其余大都一致。朱琳还在附注中说:“三十六着,又称三十六计,即三十六种计策,用兵处世,无往不利,所谓‘神机妙算’,故称之为洪门哲学。”1961年9月16日,叔和在《光明日报》“东风”副刊上撰文对这一发现加以介绍。这个孤本后经无谷(姚炜)先生作译注,流传较广,现今市面上流行的众多《三十六计》出版物皆源于此。

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这个是文史上专家考证出来的最早的“三十六计”的说法。具体描述的就是檀道济当年效法武侯诸葛亮的败兵计法,在粮尽兵竭的情况下,安然撤退的典故。流传至今,作为一句俗语,意思是说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十六计》的作者是孙子。孙子作为一代“兵圣”,曾创作用兵专著《孙子》。《三十六计》中有很多篇的思想与《孙子兵法》如出一辙,一脉相承。比如,“围魏救赵”计体现的计谋核心就是“攻其必救”。

2003年,古城西安的兵书研究者张敬轩出示了一套十四万言的《秘本兵法》手稿,是其父张联甲从20世纪20年代中到60年代末编撰的。有一万多字的《六六行·三十六计》是重要部分,其结构、分类、内容比现今的流行本更为丰富和完整。该书又名《九行兵法》,全书共分为九行(即九卷)。张联甲认为,“人类社会从来没有离开过生争与兵争,生争者,健事也;兵争者,战争也。”“吾之秘本,遵《易》之理,治《易》之半,略去生争,只取兵争,而所以成此书者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26
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