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在哭闹的时候,叔叔哄侄子的水平,要比幼儿园的老师强十倍还不止,这是有没有的事?

如题所述

很多家长应该都有这样的烦恼,就是孩子一哭闹自己就拿他没有办法了。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的时候,如果过于严厉的管教孩子的话,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其实养孩子最难熬的就是他调皮捣蛋的年龄段了,有不少家长都表示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了,甚至有些家长还会被自己家熊孩子的行为气哭,但是过后还是要和孩子平心静气地去交谈,我想这就是做父母的无奈吧。
我们平常带孩子去逛超市的时候,应该最害怕的就是走到玩具区了。因为小孩子对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抵抗力,他不管家里边有没有,他就是想要。有的小朋友可能任性一点的话,就会在超市撒泼打滚,可能父母碍于面子就会妥协。
就拿我小侄子浩浩来说吧!他今年4岁,刚刚上幼儿园的年纪,是一个对什么都充满这好奇心的年纪,小脾气一上来在家里就是小霸王级别的。
有一天正好是周末,浩浩不上学,我正好有时间就想着带他去超市,给他买点好吃的,我就带着他去到了我们附近的一个超市。但是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玩具区,这下可把他高兴坏了。但是我压根没打算给他买玩具,因为我们家的光他的玩具就可以堆满一间小屋子了。
我就要拉着他的手走,可是他根本无动于衷,任由我怎么拉他他都不动。我就问他:“你走不走,你不走的话,姑姑走了啊!”没想到他还是不动就抱着他想要的那个玩具不撒手,最后干脆在超市跟我耍去了小性子,开始哭闹。因为他已经用这种方法得到了所有他想要的东西,他以为对于我也可以用这个方式得到他想要的。
在我看见他这个样子的时候,我当时很冷静,因为我知道他在哭闹的时候,是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的,虽然是在超市里边,有不少的顾客向我们这边看过来,但是我根本就不在意,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他,等到他心情慢慢平复了下来以后,我才去向他讲道理,说清楚这件事情,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我们就买了一些好吃的出了超市。
再说起来这件事的时候,我小侄子总是会先想想家里边有没有一样的,或者相似的东西,然后再决定买不买,所以你看小孩子其实是可以听懂你跟他讲的道理的,只要你正确的去引导孩子,他也可以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
切记孩子在哭闹耍小性子的时候家长不可用暴力式的方法去和孩子沟通,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在公众场合撒泼打滚想自己要东西时,李玫瑾教授提出:克制任性的“四不要”处理方法。
一、不要打他
有句俗话说的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的中国家庭觉得,孩子好的教育都是打出来的。可事实上打孩子带来的副作用更大,给孩子产生的心理隐形是不可逆的,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上造成伤害,心理上的创伤更是不可弥补的。所以一定不要去打孩子,自己一定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
二、不要骂他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一点错都没有,有时候言语上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动作上的,更何况是自己最亲近、最依赖的人说的,所以对孩子伤害可能比挨一顿打更加的严重。
三、不要说教
要知道,他在哭闹时是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的,像我们成年人一样是什么都听不进去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在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等他冷静下来再去跟他交谈。
四、不要离开
孩子在哭闹时一定不要留下孩子自己一个人,哪怕是在家里边。如果你走开了,对孩子来说那就成了我们大人所理解的关禁闭,对孩子也就没有了教育的意义,所以自己一定要陪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哭闹,等孩子把情绪发泄完了再去跟他交流。
在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满足,但是孩子向我们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时,要耐心地听孩子讲完他想说的话,再去做决定。可能每一个看似无理的要求,都有可能藏着孩子的一份善良和纯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5
这个也是要看情况的,因为有的时候在家里的话,一些亲戚朋友哄孩子可能很有一些绝招,但是老师可能就没有办法,但有的时候去学校的话,老师有办法家长话没有办法,这个是哄孩子的一个技术。
第2个回答  2021-12-15
那就问问你叔叔
第3个回答  2021-12-15

网页跑丢了

第4个回答  2021-12-15
很多家长应该都有这样的烦恼,就是孩子一哭闹自己就拿他没有办法了。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的时候,如果过于严厉的管教孩子的话,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其实养孩子最难熬的就是他调皮捣蛋的年龄段了,有不少家长都表示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了,甚至有些家长还会被自己家熊孩子的行为气哭,但是过后还是要和孩子平心静气地去交谈,我想这就是做父母的无奈吧。
我们平常带孩子去逛超市的时候,应该最害怕的就是走到玩具区了。因为小孩子对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抵抗力,他不管家里边有没有,他就是想要。有的小朋友可能任性一点的话,就会在超市撒泼打滚,可能父母碍于面子就会妥协。
就拿我小侄子浩浩来说吧!他今年4岁,刚刚上幼儿园的年纪,是一个对什么都充满这好奇心的年纪,小脾气一上来在家里就是小霸王级别的。
有一天正好是周末,浩浩不上学,我正好有时间就想着带他去超市,给他买点好吃的,我就带着他去到了我们附近的一个超市。但是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玩具区,这下可把他高兴坏了。但是我压根没打算给他买玩具,因为我们家的光他的玩具就可以堆满一间小屋子了。
我就要拉着他的手走,可是他根本无动于衷,任由我怎么拉他他都不动。我就问他:“你走不走,你不走的话,姑姑走了啊!”没想到他还是不动就抱着他想要的那个玩具不撒手,最后干脆在超市跟我耍去了小性子,开始哭闹。因为他已经用这种方法得到了所有他想要的东西,他以为对于我也可以用这个方式得到他想要的。
在我看见他这个样子的时候,我当时很冷静,因为我知道他在哭闹的时候,是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的,虽然是在超市里边,有不少的顾客向我们这边看过来,但是我根本就不在意,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他,等到他心情慢慢平复了下来以后,我才去向他讲道理,说清楚这件事情,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我们就买了一些好吃的出了超市。
再说起来这件事的时候,我小侄子总是会先想想家里边有没有一样的,或者相似的东西,然后再决定买不买,所以你看小孩子其实是可以听懂你跟他讲的道理的,只要你正确的去引导孩子,他也可以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
切记孩子在哭闹耍小性子的时候家长不可用暴力式的方法去和孩子沟通,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在公众场合撒泼打滚想自己要东西时,李玫瑾教授提出:克制任性的“四不要”处理方法。
一、不要打他
有句俗话说的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的中国家庭觉得,孩子好的教育都是打出来的。可事实上打孩子带来的副作用更大,给孩子产生的心理隐形是不可逆的,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上造成伤害,心理上的创伤更是不可弥补的。所以一定不要去打孩子,自己一定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
二、不要骂他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一点错都没有,有时候言语上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动作上的,更何况是自己最亲近、最依赖的人说的,所以对孩子伤害可能比挨一顿打更加的严重。
三、不要说教
要知道,他在哭闹时是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的,像我们成年人一样是什么都听不进去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在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等他冷静下来再去跟他交谈。
四、不要离开
孩子在哭闹时一定不要留下孩子自己一个人,哪怕是在家里边。如果你走开了,对孩子来说那就成了我们大人所理解的关禁闭,对孩子也就没有了教育的意义,所以自己一定要陪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哭闹,等孩子把情绪发泄完了再去跟他交流。
在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满足,但是孩子向我们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时,要耐心地听孩子讲完他想说的话,再去做决定。可能每一个看似无理的要求,都有可能藏着孩子的一份善良和纯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