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如题所述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种属性的统一体。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一种从生物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统一来看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医学模式。它出现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辩证否定。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探讨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理论与实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第一次表达了这种医学模式的基本思想。1977年美国医学家首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这种新医学模式的特点是,沿着系统论思路,把人理解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种属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是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水平来理解和防治疾病。

主张在已有生物医学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研究和调控,相应地发展了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医学社会学和社会医学。一般认为,中医学就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完备的一种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人类的疾病与死因结构发生了改变。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主要位置的变化趋势。人们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

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医学发展史证明,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类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已经不单是个人的活动,而成为整个社会性活动。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