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历与背景故事

如题所述

夏洛蒂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于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夏洛蒂勃朗特与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1845年秋天,她偶然读了妹妹艾米莉写的一些诗,突然想到她们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诗集。于是她们商量之后,每人拿出一些诗合在一起,用当时已去世的姨妈留下的一些钱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

她们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激励,于是三姐妹又开始埋头写小说。这时,夏洛蒂已三十岁。她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取名《教师》;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

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已被接受印刷,但夏洛蒂的《教师》将被退回。 夏洛蒂没有退缩,反而憋着一股气又开始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简爱》。 

《简爱》写作进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脱稿了。稿子交出去后,令出版商大为惊喜,最后,出版商认定它是一部杰作,决定马上出版。两个月后《简爱》就问世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洛蒂勃朗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3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于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

扩展资料:

夏格蒂·勃朗特的贡献

夏格蒂·勃朗特对玛丽·沃尔斯适克拉夫特《女权辩护》中的主要观点作了大胆的、更为生动的诠释,她的小说可以被看作研究文学与性别意识的最经典作品。

可以说,在以追求女性独立,追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的值为主题的19世纪女性文学中夏洛蒂·勃朗特是员至关重要的作家,她同时还为表现独立以后的女性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20世纪的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世作家在处理女性主题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尤其是关心女性自身命运问题的女作家,更是尊她为先驱,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洛蒂勃朗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09
夏洛蒂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于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夏洛蒂勃朗特与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夏洛蒂家境贫困,5岁时,母亲患癌症去世。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寄宿学校。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病死了。这之后,夏洛蒂被父亲接回家。
15岁时她进学校读书,几年后为了维持生计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做过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而放弃了这项职业。之后她还曾经想自己办学,但因为招不到学生只能放弃。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1845年夏洛蒂建议和她的两个妹妹合写一本诗集,虽然出版后销量不好,但坚定了她们写作的热情。之后她的两个妹妹分别写出了《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一部小说《教师》却没有被出版商看中(这部小说一直到她去世之后才出版)。但之后她又写出了《简爱》,一举成名。和她的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因而在英国文学史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