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换一个偏旁能组成哪些新字?

如题所述

1.换 讠为:课

2.换木为:棵

3.换禾为:稞

4.换衤为:裸

5.换足为:踝

一、课的释义:

1.有计划的分段教学:上~。下~。星期五下午没~。

2.教学的科目:主~。语文~。这学期共有五门~。

3.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

二、棵的释义:

量词。用于植物:一~桃树。两~白菜。

三、稞的释义:

青稞,大麦的一种。

四、裸的释义:

露出,没有遮盖:~露。~体。半~。赤~~。~着身子。

五、踝的释义:

小腿与脚之间部位的左右两侧的突起,是由胫骨和腓骨下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

扩展资料

一、课的组词:

1.听课[tīng kè] 

听教师讲课:~时思想要集中。我听过他的课,讲得很好。

2.讲课[jiǎng kè] 

讲授功课:他在我们学校~。上午讲了三堂课。

二、棵的组词:

1.棵子 [ kē zi ] 

植物的茎和枝叶(多指庄稼的):青~。树~。玉米~长得很高。

2.发棵 [ fā kē ] 

植株逐渐长大。

三、稞的组词:

1.青稞 [ qīng kē ] 

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于西藏、青海等地,可做糌粑,也可酿酒。

2.稞麦 [ kē mài ] 

青稞。

四、裸的组词:

1.裸线[luǒ xiàn] 

没有绝缘材料包裹的金属导线,如电车的架空线。

2.裸壤[luǒ rǎng] 

指裸身之国。

五、踝的组词:

1.内踝[nèi huái] 

踝部内侧的突起部分,是由胫骨下端构成的。

2.膝踝[xī huái] 

膝盖与足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4

换“衣”组成裹(guǒ):包;缠绕

换“禾”组成稞(kē):麦子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中国西藏、青海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的原料,又可酿酒。

换“木”组成棵(kē):量词,用于植物。

换“讠”组成课(kè):教学上的一个阶段。

换“穴”组成窠(kē):昆虫、鸟兽的巢穴。

颗:kē 

笔画数:14; 

部首:页; 

笔顺编号:25111234132534 

释义:1. 小而圆的东西:颗粒。 

2. 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三颗珠子。

造句:

    村中农田干裂,水源耗枯,本年的收成颗粒无存,山中走兽飞禽也迫于这千里旱地迁居别处。

    袋子上已经多了几个小洞,鼠药颗粒无存,鼠药竟变成了耗儿的美食!而吃了药的耗儿似乎来得更勤了。

    医生给他六颗药丸,说明是每四小时服一颗,怎知他朝饔夕飧,一口就吃完了,怎不出事呢!

    即便再怎么肉疼,王浩还是将六颗晶石塞进了窟窿里,另外取出一粒装放置在阵法的中央,也就是八仙桌起初的地方。

    这条腰带上共用了三十六颗珍珠、二十四块上等青玉,然后用金丝和银丝采用对嵌环勾之法编织而成,实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宝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3
可以组成课棵还有菓几个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