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民歌历史渊源

如题所述

在民族民间音乐史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传统的民歌起源于明代中期之后。尽管旬阳县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建立,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偏远,山多人口稀少,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上历朝战乱的影响,直到明代中期,这里仍然呈现出"政治不纲、寇盗蔓延、出入充斥、邑井萧条"的景象,正如《汉志》所描述的"火耕水耨,饮食给而不忧冻饿者,实属不易"(引自清乾隆《重修旬阳县志》序言)。然而,明清之际,随着南方和中原省份居民大规模迁徙至秦巴山区,旬阳的人口发展基础得以奠定。移民的到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


现存于旬阳境内的传统民歌,可以追溯到明代之后,具体来说,应是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在旬阳广泛流传的歌谣。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工作者开始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挖掘,尤其是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省地级的音乐工作者频繁地来到旬阳进行采风,收集整理这里的民歌。这一过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随着全国范围内民间音乐集成工作的推进,成果显著。例如,1981年出版的《旬阳民歌集成》共七卷,收录了各类民歌(包括曲艺和小戏曲)868首,其中34首被《陕西民歌集成卷》收入。这部作品对于保存旬阳民歌的珍贵资料,以及推动传统民歌的学习与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它为旬阳民歌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以及本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扩展资料

旬阳民歌历史悠久,曲调丰富,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它同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是旬阳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中一枝绽放的奇葩,也是底蕴深厚的旬阳民间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