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兵:如何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2-11
——连云港市初中花果山论坛 建构式生态课堂观摩展示活动心得
东港中学新校区王红兵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主要途径,能够还原鲜活的历史,让历史课变得更有历史味。
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却经常出现读不懂材料的情况,老师又不善于引导学生在研读上下慢功夫,教学中盲目求快,让学生简单的看一看材料了事,或者直接跳过史料直奔问题而去,让史料形同虚设,不去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发掘和发现。学生面对史料只是走马观花而不会下马赏花,缺少对材料的仔细推敲,失去了学习中发现的乐趣,错过了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良机。
对史料要引导学生读慢些,多读二遍。所谓研读的“研”顾名思义就是要把“石”头打“开”,必然需要花慢功夫,急于求成是不能够打开史料这块“石头”中的真实含义的。许多学生在做题时的通病就是题目还没有看清就急于下笔,结果答案离题万里却不自知,事后会说“哎呀,我题目没有看清”“这题我会的,是我粗心才错的”。其实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所谓的“粗心”,从技术上来说是读题目读的速度“快了”,从心态上来说是因为不够沉着,生怕做题的时间不够或者急于完成题目上,甚至看到似曾相识而暗藏玄机的题目自认为自己做过太简单了而急于下笔。
所以读题目一定要慢,慢才能真正读懂,才能逐字逐句的读,才能注意到字里行间的真实含义。并且应该边读边动笔在材料上划一划,养成不动笔墨不读题的好习惯。
一遍读不透读不明白的时候,应该反复多读二遍。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当面对一段完全陌生的材料时,一遍就能读懂读透的情况其实是罕见的。反复读并不是因为不聪明,反复读更能说明求真知求甚解,是精益求精的表现。所以应该把这个道理向学生讲明白,让学生喜欢反复品味史料,让学生在每一次品读中都能有新的发现,品出“新味”。2.
中心句和关键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历史成绩也比较突出,正是因为这类学生善于找出关键词,把握史料的核心含义。
同样,反过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研读史料来培养学生的这种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其实是学习的核心能力,是长期记忆的基础,是迁移运用知识的根和魂,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万能钥匙。
要明确史料与史实的关系,就要求学生对史实必须非常熟悉和清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划一划知识点,那样学习的历史只有“骨头”而缺少“血肉”。学生必须要热爱读历史书,在通读历史课本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且每读一次书都应该有自己的新发现,发现自己过去不曾注意到的地方。这样才能面对史料的时候能够自如的把知识与史料对号入座,而不至于张冠李戴。3.
注意根据标点符号对史料分层次,对方言文史料要学会翻译。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学习也是这样,阅读最忌囫囵吞枣,要学会对一段史料进行分解。分解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注意根据标点符号对史料分层次。要特别注意
史料中的句号、封号、省略号。根据这些符号来对长段的史料进行分层次。
要注意史料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往往包含一段话的主旨。
对于古文史料,还要引导学生对古文进行翻译。
史料帮助我们还原了真实的历史,阅读史料的技巧只能在不断解读史料的过程中才能上升为能力。当学生真正形成这样一种能力的时候,受益的不仅仅是学习历史这一门学科,受益的将是各门学科,是人的一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