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谁了解paul mauriat乐队, 能不能讲一讲这个乐队的一些历史,代表作,谢谢,要原创,亲不要复制粘

如题所述

纯手打,望采纳。paul mauriat我一般叫他PM,呵呵,算是简称吧,PM10岁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4岁以第一名成绩毕业, 可以说pm有很深厚的古典音乐和作曲的基本功,他还是一位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 PM的乐迷都知道17岁时,PM组织了他自己的乐团,开始在法国及欧洲各地的夜总会、音乐厅巡回演奏。这种直接与大众接触的表演加上他本身热衷於管弦乐的编曲与谱曲工作,因而促成了他决心建立自己在编、作曲及演奏上的独特的风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於是他将乐团移到西方音乐的活跃核心--巴黎 (Paris)。不久,法国一家 唱片公司A&R的音乐指导请他为该公司旗下的首席歌星在灌录唱片时担任配乐伴奏,他闻讯後马上跳上了第一班火车,自此一帆风顺,声名大噪。
莫里哀被称作法国轻音乐情调大师,他成立的轻音乐团以他的名字命名,活跃于上个世纪中叶和下半叶,演奏中他有时候会亲自担任钢琴演奏,他是乐团的指挥。2006年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第一次访问了中国,而今年年底他们将再一次来到中国。莫里哀在06年去世,所以带领乐团的是另外一个人,虽然指挥更换,但是那些经典的曲目的仍旧经久不衰,演奏风格被延续,被广大乐迷喜爱。

不同的年代,莫里哀乐团有着不同的风格,如同早期的轻音乐团一样,早期的作品有着类似古典乐团的演奏风格,后期随着时代变迁,渐渐的通俗化了演奏,并出现最华丽的乐器搭配,在后期融入了更多流行音乐的元素,进入80年代以后,也曾尝试融入电音,但是被很多乐迷批评。我也不喜欢80年代出现的某些专辑,我喜欢早期的完全自然乐器演奏的专辑,但是80年代以后仍旧是有不少很好的专辑的。
同样的一首曲子,莫里哀能出多个不同的版本,比如说蓝色的爱,至少有十几个版本。而且每个曲子背后都有故事,读来也饶有趣味,比如爱琴海的珍珠(Penelope),1971年在日本发行的同名专辑,保尔·莫里亚最初于1971年在法国发行的一张LP的片头曲《爱琴海的珍珠》,被众乐迷公认为十大最受欢迎的名曲之一,几乎是每次环球巡演中的必演曲目。PENELOPE在日本发片前,时任飞利浦公司董事的木津给这首曲子起了一个译名《爱琴海的真珠》,传神的曲名令这首热情悠扬的乐曲更添无与伦比的美丽意境,它的中文名也就由此而来,只是将“真珠”改为“珍珠”。 佩涅罗珀(Penelope)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俄底修斯的妻子。俄底修斯参加特洛伊战争历时十年征战在外,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平安还乡。然而在他的家乡,人们认为俄底修斯早已死去,于是他那美丽的妻子佩涅罗珀成了众多王公贵族们垂涎三尺的对象,家中挤满了求婚者。但是佩涅罗珀不为所动,她机智地向求婚者承诺说,要织好一张毯子才能结婚,于是她白天纺织,晚上又将织好的毯子重新拆开,以此拖延时间。以乞丐身份回到家乡的俄底修斯凭借智慧和勇敢最终打败了众多求婚者,夫妇重新团圆。佩涅罗珀在希腊神话中也成为“忠贞”的代名词。Penelope这首歌由西班牙人辛格松和奥古斯特创作于1968年,由Joan Manuel Serrat在1969年里约热内卢世界音乐节上首唱。1970年西班牙创作歌手在欧洲唱红,同年Mauriat应墨西哥乐迷之请而灌录此曲。这是一首美丽凄婉的现代歌谣,以“爱情-等待”这个古老的原型为主题,讲述的是一个现代版的PENELOPE等待着自己的恋人,但是这个恋人很早便已死去,然而她始终在站台上痴情地等待,是一首很美的抒情诗:佩涅罗珀 ­
她背着栗色的皮包­
穿着高跟鞋­
和节日的盛装
佩涅罗珀­
坐在站台的长椅上­
等待着第一列火车的到来­
摇着扇子 ­
人们说 有个行人把她的手表停在了一个春天的下午­
再见,我的爱人,不要为我哭泣,我将会归来­
在柳树掉尽它的树叶之前­
请想着我 我会为你归来
可怜的不幸的人儿啊 时钟停在了童年­
四月的一个沉重的下午 ­
她的爱人离开了­
他的花圃里 直到最后一朵花都已枯萎­
大街上甚至没有一棵柳树­
..............
这首曲子经pm改编后,我们在听这首音乐的时候,似乎嗅到了大海的气息。不知是不是受到曲名的暗示?开头的小号悠扬飘渺,中间的女声高亢明亮,其实PM的每首曲子都有动人的故事,有时间可以多交流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