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海尔三大法宝制胜的原因

如题所述

法宝一:自觉的国际化战略
  海尔的国际化,是将国际化纳入其战略体系,在战略统筹下设计国际化路线的。确切的说,海尔的国际化是原来设计好的,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后自觉进行的发展战略,这一点和国内其他企业明显不同。国内很多企业目前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是以抓机遇为核心的自发国际化,导致国际化的步伐、举措相对比较仓促,对于国际化目标的选择、国际化商业模式、国际收购对象的选择,并购价格的评估,以及国际化管控模式的建立、输出和本地化这些有关成败的问题考虑不甚周全,以至在国际化进程中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是逐步建立自觉国际化模式的核心,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成败的关键。
  海尔自觉国际化战略,分下面三个阶段:
  1.名牌发展战略阶段
  海尔对名牌战略与国际化关系的认知是:只有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才有资格谈国际化的问题。
  这一阶段,海尔艰难起步并确立冰箱行业的名牌地位,其代表事件就是“砸冰箱”,通过砸掉76台有问题的冰箱砸醒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名牌观念。海尔84年起步时管理混乱,无优势产品,职工人心涣散,要摆脱这种局面,必须高起点切入,给企业注入生存的希望。当时的外部环境是冰箱厂蜂拥而起,但没有名牌,因此我们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出冰箱行业的中国名牌。1988年获得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1枚国家质量金牌,标志着名牌战略初步成功。自1990年以来,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即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海尔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国际市场信誉,并努力通过质量、售后服务等树立海尔品牌的国际形象。另外,海尔还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星级一条龙服务体系,设立了售后服务电话,海外的海尔用户同样可以享受到海尔星级服务。
法宝二:对创世界品牌的执着追求
  创世界名牌是海尔一直以来的夙愿和追求。海尔国际化的最大特点,坚持创建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不做OEM(贴牌生产)。有不少中国企业把贴牌生产当成自己国际化的途径,但海尔并没有这么做。海尔认为企业只有拥有在世界上有知名度的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才能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若出口仅仅以创汇为目标,放弃自己的品牌,尽管出口量很大,创汇也比较多,但是由于只获得加工费,利润率却很低,这样便很难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因此,海尔在早期提出的口号就是“出口创牌”,而不是“出口创汇”,走出传统产品出口观念上的误区,坚持打自己的品牌,用“海尔---中国造”的著名品牌提升创汇目标。
海尔不管在何处投资、生产、销售,都是卖海尔的品牌。张瑞敏曾这样阐述国际化的名牌,“如果想成为世界名牌,那么不仅在中国是名牌,在美国也要成为名牌,而且是在美国当地扎根成为当地的名牌,同样在欧洲或每个地方都要成为本土化的国际化名牌,加在一起才叫国际化名牌,只是一个区域里没有用。”在海尔未来的版图中,将在全球各地推出“海尔”这一统一的自有品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强大的海尔全球帝国。
法宝三:科学有效的基础管理
  对于海尔国际化的成功,科学的基础管理是根本。作为一个在世界上知名的民族企业,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海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卓越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将中国制造变成世界制造、中国品牌变成世界品牌,海尔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战略为其进入国际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海尔提出的科学管理理念如“斜坡球体论”及“OEC”管理模式等。
  “斜坡球体论”是将企业比作斜坡上的球体,由于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的影响形成的制约力,有向下滑落的本性。要想使它往上移动,需要两个作用力:一个是支撑力,保证它不向下滑,这就好比企业的基础管理;一个是拉动力,促使它往上移动,这就好比是企业的创新力,且这两个力缺一不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