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想象当代年轻人有多害怕接电话?

如题所述

联系方式恐惧链这个词确实很好地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心态。对于我个人而言,视频通话无疑是最令人警惕的,甚至有时候会感到极度不适。视频通话的可怕之处不仅仅在于通话本身,而是手机前置摄像头中的自己(而且没有美颜功能),以及你所在的环境、和你在一起的人、正在做的事情,都会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对方眼中。
我相信很多女孩子会使用视频通话来检查她们的男朋友在何处、在做些什么。现在,人们对接电话的态度似乎越来越消极。语音通话至少意味着我们有对方的微信,我们知道对方是谁。然而,现在的电话,99%都是垃圾电话,不是骚扰就是推销,不是推销就是诈骗。剩下的1%是让你去取外卖和快递的。
不知从何时起,手机来电铃声响起,就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感——究竟什么事情,严重到了需要打电话的地步?这使得很多人下班后立即将手机设置为勿扰模式。甚至有人比起电话,更讨厌那些超过30秒的微信语音。短暂的语音还可以忍受,但超过30秒甚至60秒的,转成文字又不通顺,中间听不清楚的部分也无法暂停,只能从头开始听,这让人心态崩溃,还不如打电话呢!
邮件、短信、微信文字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压力,但为什么我们并不那么害怕呢?因为与电话相比,这些文字联系方式具有更高的宽容度。我们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花一两分钟慢慢组织语言,如果不着急,甚至可以半天后再回复。毕竟,文字可以反复斟酌修改,而语音、电话的表达则需要一步到位。
幸运的是,微信暂时还没有推出已读功能。当对方发微信很久没有回复时,我们还可以安慰自己说,可能是因为对方还没有看到。尽管事实可能是,对方可能已经发了朋友圈,但只是单纯不想再理我们了。但是,建议我们还是继续欺骗自己吧!
当然,发文字更好的社交模式肯定是发表情了。对于那些表情包库存充足的人来说,不管聊什么,都可以用表情回复。对于那些多年不联系的人,一联系不是找你喝喜酒就是找你借钱,我们还是用漂流瓶联系吧!
有一篇文章与我写的这些内容基本一致,阐述得比我更好,可以参考:我们为什么害怕打电话?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简单解释一下。题主说自己:“短信、微信、QQ、邮件甚至面谈等方式交流时,都能够及时回复他人,且十分健谈”。既然面谈没有问题,那么性格内向、社交焦虑等障碍基本可以排除。对电话恐惧包括两个方面:1、抗拒打电话。2、对电话铃声感到神经紧张及焦虑。
一、为什么会抗拒打电话?习得性无助的深层心理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1、控制感被剥夺。2、间歇性强化。焦虑等情绪的出现与厌恶事件(打电话)的出现是有先后顺序的。打电话→沟通失败(相当于惩罚)→焦虑。几次强化后,就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让人一提起电话,就会感到焦虑(潜意识的认知已经默认为沟通将失败)。而微信、短信、邮件等替代电话的方式,由于其很容易得到控制感(可以细细斟酌清楚字词,不必即时作反应),并且实质上也获得了不少成功的话,那就如下:微信(短信邮件等)→沟通成功(相当于奖励)→心情愉悦。于是,打电话不断受到惩罚性的负面强化,同时可替代电话的微信等沟通方式不断得到正面性的强化,人自然趋利避害会越来越不喜欢打电话而越来越喜欢替代沟通方式了。
二、为什么对电话铃声感到神经紧张及焦虑?上面说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比这种反射更基础,更让人无需思索的是经典条件反射。相信每个对巴甫洛夫略有了解的人对那个狗听见食物铃声响就流口水的实验都不陌生: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人也遵从这简单的法则:本来电话铃声是个不至于引起人情绪强烈变化的中性刺激,但是当电话沟通多次失败后,这个中性刺激就与沟通失败(条件刺激)形成了联结(老是接到加班电话什么的也难免让人下班后对电话铃音焦虑)。本来是:条件刺激(沟通失败)→焦虑。多次强化后则变成了:中性刺激(电话铃)→焦虑。大致机理就是这样。
那么,该如何解决呢?其实没必要想很复杂,两个方面来解决:1、从一些没有任务负担的简单沟通开始,多尝试着用电话去沟通,此后的工作电话,提前做好沟通计划(甚至可以把要点先在笔记本上、电脑上列出),有条不紊地表达清楚。慢慢形成正强化,逐渐消除此前因为失败而产生的焦虑感。2、降低对电话沟通效果的期许:电话沟通做得不好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事实上电话沟通虽然有其跨空间即时性的优点,但及时效果不如面谈,针对性不如短信言简意赅,全面性不如邮件图文并茂。所以,电话本身虽然有其优势,但非要达到跟别的沟通手段一样的效果是不合理的。关键是要在长期沟通中找准电话沟通的定位,即跟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境下讨论什么样的事最适合用电话,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清楚。就是这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