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如题所述

1、一边倒(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

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独立自主、不结盟(20世纪7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独立自主、不结盟。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扩展资料: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

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

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外交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辉煌的道路。当我们回顾这个波澜壮阔的历程时,可以看到,外交战略的演变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开弓“、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80年代“全方位”,中国的外交战略大体上十年一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对这四个阶段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回顾,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进行总结,是很有意义的。

  (一)“一边倒”(20世纪50年代)

  “一边倒”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外交战略。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当时纷繁复杂、激烈对抗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制定并实施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对“一边倒”的评价,国内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曾经针对一些人提出的“可以采取中间立场,站在苏联和美国之间,做个桥梁”的观点,指出这种观点“看起来很好,独立了,其实是不会独立的。美国是不好依靠的,它可能会给你一些东西,但不会给你很多,帝国主义怎么会给我们国家吃饱呢?”事实正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采取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的对华政策,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一边倒”战略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的安全问题。正是由于中苏同盟的强大威力,才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军事上不可一世的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不敢轻易入侵中国本土。此外,中国还争取到了前苏联的经济援助。这些援助对新中国工业基础的最终建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一边倒”同历史上的任何战略一样,并非十全十美,而是有它的不足,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它的制定和实施,符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和目标,是一个成功的战略。

  (二)“两面出击”(20世纪6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国际形势日益严峻。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反对美苏两国的霸权主义,变“一边倒”为“两面出击”。这一战略虽然使中国陷入与苏美同时抗衡的不利局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加快了中国自力更生进行建设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把对外关系的重点转向广大亚非拉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为外交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

  (三)“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70年代)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集中力量应对前苏联的威胁,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它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前苏联的扩张势头,使中国争得了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缓解了在国家安全上面临的威胁和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同广大亚、非、拉国家以及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