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报价是怎么产生的

如题所述

外汇报价是银行依据自己的外汇负债(即存款)和外汇资产的风险控制标准来决定的。为了防止挤兑或者其它的风险,银行的外币储备必须有多样性,这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风险,所以一般的银行针对其持有的每一种外币都会有一个风险控制额度。

比如说一亿美元(风险控制额度±10%),当某种货币的持有量高出或者少于风险控制的允许范围的时候,银行就必须对外平盘,使得该货币的持有量处于可控风险的额度内,这时候银行会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以及自己所希望的市场价格和自己所需要的数量来制定自己对于该货币的报价,这个报价可能会和其它银行的报价相近,也可能会和其它银行的价格相差很远。

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对于银行非常有利的时候,银行会考虑以这个价格来交易这种货币,但是由于存在数量、期限等诸多问题,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路透社和bloomberg看见的报价都是协议价,或者意向价,是否能够按照这个价格成交,还是未知数。银行向自己的客户的报价,往往是银行可以接受的、又容易立刻对外平盘的价格,并且在数量上,远小于自己在这种货币上的风险控制额度,一旦出现客户的交易量过大的时候,交易员会告诉你另外一个价格。

外汇的交易是询价交易,也叫协议交易,银行对外的报价也是独立的,银行针对每一个客户的报价也都是独立,我们所看到的报价,大多是综合多个银行的报价集中体现出来的,对于交易的独立个体,银行可以单独向这个个体报价,当然银行也可以针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报价。

虽然整个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超过2万亿美元,但是绝大多数交易员或者报价员在交易的时候有交易额度授权限制,一旦他在这个时间段的交易额度不够了,她还会冷冰冰的告诉你,“现在没有价”。

目前报价方式

询价:发出询价价格,等待其它银行回应,或者向某一个特点的目标(其它银行、经纪商、客户)发出询价价格,等待其回应,这个价格会体现在路透社或者bloomberg的终端上,同时也会体现在他们的通讯系统中。这个价格是个单向的价格,这种报价方式往往发生在交易员(dealer)的规定的授权额度或者某种货币风险控制额度不足的时候。

报价:报出自己目前的买卖价,等待他人的回应,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某些保证金交易平台、银行网站上看到的报价,因为报价人并不知道你是买还是卖,这种报价直到报出该价格的交易员(dealer)的授权额度满了或者该货币的风险额度达到一定的水平了以后该交易员的报价才会改变。

撮合价:一般发生在经纪商的对外报价中,经纪商会将价格最相近(但不一样)时间最相近(可能是同一时间)的两个报价放在一起进行撮合,然后对外报 价,等待交易双方的回应。由于这里有个数量的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经纪商会提出自己所希望数量要求,如果经纪商非常想促成交易双方的交易那么他会用自己的资金补足数量上的差异,这个价格也会体现在路透社或者bloomberg的终端上。

中国国内外汇报价

在我国,外汇牌价是指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兑换挂牌价,是各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中间价以及国际外汇市场行情,所制定的各种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买卖价格(各分行、支行与总行外汇牌价相同)。这种价格在同一天中不会变动,但在不同的日期则可能有变动。

投资者所知的“个人外汇买卖行情”,则是外汇指定银行所显示的外币与美元之间的交易价格,以及美元之外的两种外币之间的交叉汇率。这种价格是不断变动的,类似于股市行情的不断更新,因此这种价格在一天中有最高价和最低价。“个人外汇买卖行情”实际上是国际外汇市场在国内某地区、某外汇指定银行的局部延伸,它作为能即时成交的“市场价格”,变动性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汇率的报价是由银行等做市商根据外汇交易市场的实时行情报出来的,类似于路透社这样的外汇交易终端平台,其撮合的也只是做市商和做市商所报出来的外汇价格和数量,普通的机构和个人由于在交易数量上很难达到条件,因此根本进不了这些终端平台,更不可能直接成交,只能接受经纪商或银行的报价,才能同经纪商或银行达成交易。

与交易者进行交易的不是另外一个交易者,而是银行或经纪商。即使交易者在经纪商那里开设账户并进行交易,经纪商也多数是在跟国际性大银行进行交易,当国际性大银行内部的外汇买卖产生溢出现象时,才会将多余的买盘或卖盘及其价格,拿到路透社交易系统里去询价和交易,为交易员即时显示世界各大银行外汇买卖的参考数据。此汇价只为参考价,不是交易者参与市场交易的成交价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