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的故事梗概

圆明园的毁灭的故事梗概

圆明园的毁灭的故事梗概: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看到的只是残恒断壁。它是我国近代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字、生词。

2、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的毁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是因为什么样的想法?英法联军入侵我国始于1857年(咸丰七年)。当时英法帝国主义借口广东官吏到英国商船上捉拿罪犯和一个法国传教士在广西被杀的事,联合派兵侵犯广东。1858年(咸丰八年)又派军舰侵犯天津。1860年(咸丰十年)又侵入北京。

据专家介绍,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原因有以下几点:13日至16日期间,额尔金与葛罗就惩罚清政府虐待俘虏的问题进行bai了磋商。额尔金提出的两个重要报复措施是:其一,俘虏是在圆明园遭到伤害的,因而必须将该园‘毁为平地(格兰特也力主焚毁圆明园)’;其二,应由中国政府出钱,在天津建立纪念碑一座,用满文及英、法文等刻上清政府低头认罪的铭文,落成后清方须派出大臣护送死者尸体至天津参加该碑的揭碑仪式。”其中就突出了“报复措施”这一词汇。

另外,英法联军用以威慑清帝、逼其议和并进一步控制清王朝的一种方式。如日本学者稻叶君山说:“叶尔景(额尔金)斯时颇持积极主义,欲乘势更易清朝之皇统。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各位有所不知,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截止2013年,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这些藏品与古希腊、古埃及藏品等一并成为该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15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看到的只是残恒断壁。它是我国近代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第3个回答  2020-10-19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背景内容是1860年10月6日,英国法国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内,把园里能拿走的都拿走,要是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坏。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10月18日和19日带领着3000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就因为这样大火连烧了三天多,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第4个回答  2021-10-25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