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审大善人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巧审大善人是我国优秀民间故事之一,其主要内容如下:

明朝时,云南洱源县有一个叫艾玉的居乡举人。他出身贫寒,但是聪明机智,十分有才。有一次,知县外出,请艾玉代为处理事务一个月。在这期间,艾玉遇到一桩比较棘手的案子:一个老财主霸占了一个寡妇。
艾玉开堂审案,老财主立刻申辩道:“老爷,我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这个寡妇的男人是我的朋友,他死了,我可怜他妻子生活贫苦,才时常去照顾她、去行善的。我为她起早摸黑,什么苦都吃过来了,谁知她竟恩将仇报,真是善门难开,行好不得好啊!”

“这么说,为了行善,您是不怕吃亏也不怕吃苦啦?”艾玉耐心地问道。
“那是当然啦!不付出点辛劳怎么行善哪?”老财主振振有词。
艾玉听后,对老财主说:行善,要受者愿意。如果她不愿意接受,‘善’就会变成“恶。记着,你今后就不用去劳神行善,打扰她了!”
接下来,艾玉又对寡妇说:“看来你这是诬告人家了。我也不罚你,只令你今后不得再接受他的“善举”,快回去吧!”

寡妇走后,艾玉对老财主道:“您可真是菩萨心肠、行好事的大善人,难得一遇,您就留下来陪我审完案子,我想请您吃饭!”
那老财主受宠若惊,他觉得被代理知县请吃饭是一件十分有面子的事情,便眉开眼笑地留了下来。

艾玉接着审理第二桩案子,是一个姓张的告一个姓李的欠他五十两银子不还。姓李的苦苦辩解说:“我家里一贫如洗,本想把房子卖了还账,可惜房子太烂没人要,实在是没有办法。请求大人开恩。”
艾玉想了想,便说:“今天哪,算你运气好,正好有位大善人在此,他最喜欢做好事,不会见死不救的。”说罢,艾玉盯着老财主等他表态。无奈之下,老财主只好掏出五十两银子替穷人把账还了。

第三桩案子是一位老人告诉儿子忤逆不孝。艾玉叫衙授速去传那儿子到堂前来,衙役回说那儿子早已逃跑,也找不着踪迹了。艾玉面色凛然:“这种不孝之子,应该重责三十大板,否则不足以教育后人。”

说到这里,艾玉放慢语气:“这样吧,今天有大善人在此,他乐善好施,急人之难。现在正是他行善的极好机会,就请他替那小子挨了这三十大板吧!”老财主连忙跪下道:“老爷,别的可以代替,这挨板子怎么能够代替呢?”艾玉道:“这也是行善哪!”说罢,他叫衙役把老财主按翻在地,狠狠地打了三十大板。

艾玉笑着对老财主说:“大善人,您还想行善吗?我这里还有一大堆案子哩!”老财主哭着哀求道:“小民不敢了,小民不敢了。求大老爷开恩!”艾玉笑着说:“那你以后少去寡妇家“行善”如不听劝告,定请您再来本堂行善”!老财主连忙答应,退下大堂,从此再也不敢去寡妇家骚扰寡妇了。

艾玉就是这样一位擅长以幽默的手段伸张正义、打抱不平的机智人物。艾玉惩办恶人、为民出气的故事至今还在云南洱源县一带广为流传。他与那些贪婪、势利、虚伪的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俯拾即是。

巧审大善人读后感:

本文主要讲了艾玉碰到财主“大善人”,艾玉以吃饭为由,让他留在公堂上,找理由惩治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运用智慧,面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善于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